從工廠合成出來的殺蟲藥劑是不能直接使用的,經過一定的工藝加工,添加一些非殺蟲作用的物質(稱為助劑)才能使用,即所謂的劑型加工。助劑的作用就是使殺蟲藥劑(有效成分)能夠均勻地分布在要控制的有害生物活動或取食的場所。農藥的主導劑型主要有粉劑、可濕性粉劑、乳油和粒劑四大類。其他劑型一般是從四大劑型派生出來的。粉劑是由農藥有效成分與稀釋劑、物理性能改良劑和穩定劑等混合、粉碎而成的粉末狀制劑。由于稀釋劑(或填料)占制劑組成的絕大部分,所以對粉劑質量影響較大。粉劑常用的稀釋劑是黏土,當原藥的有效成分是液體時,加入吸油性較高的白炭黑;有機、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粉劑常需加入穩定劑,常用的穩定劑有異丙基磷酸酯、芳香族或脂肪族羧酸、二元羧酸、磷酸、焦磷酸等酸性物質;另外,能減弱稀釋劑表面酸度的六次甲基四胺、尿素、多聚甲醛、脂肪族醇胺等堿性物質也能作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制劑的穩定劑。
工作目標
(一)質量目標
1.白蟻防治人員上崗率達。
2.白蟻防治區域責任分工到人,明確職責,新員工到崗培訓合格率。
3.白蟻防治服務熱情、周到、耐心、細心。
4.不發生精神松懈、行為散漫、無精打采、消極怠工、推諉扯皮。
5.不執行工作指令的行為或者工作狀態。
6.白蟻防治人員所在部門負責人滿意度95%以上。
7.白蟻消滅率達到95%以上。
8.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率達90%以上。
(二)安全目標
1.不發生人身未遂及以上事故。
2.不發生因白蟻防治藥物使用不當或白蟻防治設備操作不當造成的事故。
3.不發生因未執行采購人定期工作或白蟻監測不到位發生的影響所業主工作正常運作的事件。
4.不發生白蟻防治服務人員習慣性違章和公司范圍的違章記分(或嚴格控制在考核指標內)事件。
5.不發生與白蟻防治服務人員有關的突發事件、安全事故和各類報表遲報、漏報、謊報和瞞報事件。
6.白蟻防治服務人員按規定要求使用安全防護勞保用品。
7.遵守甲方保密規定,不發生泄密及內網外聯事件。
8.不發生工作期間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負主要責任的治安、刑事案件。
9.不發生應急突發處置不當事件。
10.不發生損害招標人社會形象的行為。
(一)白蟻防治原則
1.防備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2.采取生態防治為主的原則,結合化學屏障、藥物誘殺等其他方法一起施行。
3.地上以上均需采取防備措施。
4.地下結構埋深小于2.5米以上的部分均需防治,埋深大于2.5米的部分無需防治。
5.加強管理,確保白蟻防治持久有用。
6.不污染環境。
(二)白蟻防治管理策略
1.管理理念
倡導“管理和服務相結合,以服務為主”的理念。
在管理學中,管理和服務似乎是辯證的矛盾統一體,只有將兩者有機的結合,方能實現管理和服務水平的同步提升,并獲得持續改進。尤其是提供白蟻防治方案的白蟻防治服務,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及服務合同賦予的權力和責任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實施對白蟻防治的管理。沒有管理,服務只是一句空話,服務要靠管理來實現。但是,我們明確,管理是手段,服務才是目的,管理的終歸宿是服務。通過有效的管理,達到為所服務單位、委托方服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