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上進前出衛生隔離洗衣集成系統自動上進前出結構時,裝有臟污布草的推車,用提升機自動將臟布草倒進隔離洗衣機里,真正實現人不用接觸布草的工作。.隔離洗衣機洗滌完畢,自動打開在清潔區的圓門,傾斜卸出干凈布草到潔凈車間。整個過程,人不需要接觸臟污布草,真正實現黑燈無人車間概念,真正實現衛生隔離。
醫療洗消中心為醫院等機構提供社會化、集約化、化、規模化的洗滌、消毒服務為一體的洗滌公司。
污染區與潔凈區完全隔離
嚴格依據《WS/T 508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中的布局要求,劃分“兩區三通道”,兩區為:污物區和潔凈區,兩區之間設完全隔離屏障;三通道為:污物通道、潔凈通道和員工通道。
污染區區域:洗衣房內用于使用后未經洗滌消毒處理醫用織物的接收、分揀、消毒的區域,以及織物周轉庫房內用于臟污或感染性織物的接收、暫存的區域。
潔凈區區域:用于經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的暫存、整理、烘干、熨燙、存儲、發放的區域,以及織物周轉庫房內用于清潔織物的存儲、發放的區域。
洗滌消毒區全部采用衛生隔離式洗滌烘干設備,根據織物種類,全部實行專機專洗,防止醫用織物交叉感染。
醫用布草洗滌是防止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目前醫院洗衣房承擔著員工工作服、病號服、手術服、床單、被褥、毛巾、敷料的清洗。醫用布草上的污垢污漬以藥漬、血漬、人體排泄物、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為主,在洗滌過程中防止布草的交叉感染及病原微生物的擴散極其重要,如果洗滌過程處理不當或消毒不就交于病人使用將會引起交叉感染,危及病人的生命健康。所以醫用布草從業部門提供的布草清潔衛生,絕不允許攜帶致病菌。
1、水質:在洗滌過程中,硬水會造成被洗衣物的損傷,使白色衣物發灰、發黃,破壞纖維和色彩,使衣物變硬,硬水中的礦物質對漂白水(劑)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使布草牢度下降,嚴重時會導致布草破損。大部分洗衣中心洗滌用水要做軟水處理。
2、分揀、預洗:收回的布草一定要做分揀、預洗。分撿總類如下:
(1)醫務人員工作服、醫務人員值班用布草;
(2)普通病房布草;
(3)污染布草(被人體排泄物、血漬等有可能污染的布草);
(4)傳染性布草(可確認傳染源,如傳染病醫院及傳染科室的布草);
分撿后的布草按種類放入不同的洗衣機洗滌。洗衣機裝機量控制在總裝機量的85%左右,保留布草之間必要的充足的液流空間與適當的洗滌劑濃度反復沖擊、剝離帶走污垢,洗滌質量。避免裝機量過大影響洗滌質量,以防進入節約時間、節約能源的誤區。
上述(3)、(4)類布草則進行預洗。血漬、人體排泄物藥漬等屬蛋白性污垢,低溫、低水位預洗能達到濕潤、滲透布草,瓦解已干燥或進入纖維內部的頑固污垢分子,使布草易于洗滌,避免直接進入高溫洗滌造成的布草發黃、發黑,洗滌質量。
3、醫用布草的殺菌、消毒:醫用布草殺菌、消毒可通過高溫、干熱、化學消毒劑三方面完成。
高溫、干熱:醫用布草經80℃以上高溫洗滌10—25分鐘,再經過高溫烘干、熨燙即可完成。
化學消毒劑:用含氯漂白劑浸泡25分鐘即可達到消毒效果。
高溫、干熱、化學消毒劑投入,經過高溫洗滌、烘干、熨燙這三步確保醫用布草洗滌過程達到衛生部殺菌、消毒的標準要求。南方氣候溫暖、潮濕利于細菌繁殖,洗滌后的醫用布草邊角不可有潮濕現象,防止二次污染。
4、員工業務技能:由于員工素質參差不齊,人員流動性大,作為醫用衛生布草洗滌從業部門更應注重員工在崗培訓。要不斷向員工宣傳布草質量管理標準、崗位工作程序、洗滌操作流程等。每日班前通報洗滌質量情況,講解新的洗滌工藝,促進洗滌質量提升。
5.洗滌產品的選用:化料產品的選擇也是確保織物洗滌消毒達標的關鍵因素。只有選擇洗滌質量過關、無菌的醫療洗滌產品,才能從根源上醫療織物潔凈度達到理想效果。
衛生隔離式洗脫機是無塵工業和醫院洗衣房的理想洗滌設備,市面上有兩種,一是大成公司新推出的側進前出衛生隔離式洗脫機,二是普通前進后出隔離式洗脫機,二者有何區別?
側進前出衛生隔離式洗脫機
側進(裝載)前出(卸料)雙開門結構,實現隔離。
裝料自動找門、定位
單倉式轉籠,裝料和卸料均一次完成
裝料前無需稱重,省時省力。
洗凈率高,洗滌時間短。
脫水率高,更節能。
電腦控制,使用更方便。
兩門自鎖并互鎖,避免了誤開門,安全。
大型機器可以采用自卸料功能,更加省力。
根據WS/T 508《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相關要求,醫用織物適用對象和污漬性質、程度不同,嚴格污染區和潔凈區等各功能區的有效劃分;確保潔凈區和污染區人員與用具的立配置,在處理高污、高菌性的醫院病床用品、手術服、傳染科布草物品處理時進行分機或分批洗滌、消毒。嬰幼兒醫用織物和手術室醫用織物(如手術衣、手術鋪單等),使用隔離式洗脫機進行洗滌和消毒,在硬件設置上能夠確保醫用織物的衛生安全、符合感控要求。
感染性的織物處理則另外區分出了的隔離房間進行操作。在醫用織物洗滌車間的設計要求上,嚴格將潔凈區、臟污區、化料區和其他輔助用房進行分區布置。同時考慮生產操作、工藝設備安裝和維修、氣流組織形式、管線布置以及凈化空氣調節系統等各種技術設施的綜合協調,合理布局,大化利用洗消車間功能。
隔離式雙扉洗脫烘一體機采用雙開門結構,通過隔離墻將洗衣房分為低級區和區。在低級區裝衣和洗滌操作,在區取衣和整理包裝,有效避免對潔凈室造成交叉污染。
機器整體結構采用全封閉式,通過隔離墻隔絕低級區空氣進入區,確保潔凈室良好的潔凈度等級。
設備內筒、外筒采用臥式安裝。采用不銹鋼材料焊接而成。內筒采用大直徑、高U型筋結構、內筒板采用沖孔魚眼窩形式,增加洗滌物運轉摩擦力、拍打力,再加上合理的洗滌速度及嚴密的程序,使機器具有優良的洗凈度。
2017年6月1日起實施的《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對醫用織物洗滌、醫用洗滌環境及洗滌設備做出了一系列嚴格規范。
根據《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要求,洗衣房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需要設置完全隔離屏障,即通過隔離式洗衣機和隔離墻將洗衣房分為“潔凈區”和“非潔凈區”兩個立的操作區間。洗滌物由位于“非潔凈區”一側的裝料門裝入,洗滌完畢后從位于“潔凈區”一側的卸料門出,避免潔凈洗滌后的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在這樣的客觀前提下,衛生隔離式水洗設備應運發展。按照隔離酒店布草的工藝流程,增加一個完全隔離的污區洗滌車間,作為未來期間隔離酒店布草的常態化應對。
根據《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要求,洗衣房污染區和清潔區之間需要設置完全隔離屏障,即通過隔離式洗衣機和隔離墻將洗衣房分為“潔凈區”和“非潔凈區”兩個立的操作區間。洗滌物由位于“非潔凈區”一側的裝料門裝入,洗滌完畢后從位于“潔凈區”一側的卸料門出,避免潔凈洗滌后的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在這樣的客觀前提下,衛生隔離式水洗設備應運發展。按照隔離酒店布草的工藝流程,增加一個完全隔離的污區洗滌車間,作為未來期間隔離酒店布草的常態化應對。
洗衣房的設計應從服務流程、經營管理、安全方便等多方面進行考慮。一般遵循的原則有:
1.洗衣房應與客房隔離,或設置在離酒店公共區域較遠的部位。這樣設計主要有兩個原因:,洗衣設備(水洗機、空壓機等)運行中的矂聲有可能影響入住的客人,其次,洗衣房內有較多的洗滌劑、去污劑等有氣味或有毒的化學用品,要盡量防止化學氣味影響客人。
2.洗衣房應設雷在距各個設備機房較近的區域。因為洗衣工作涉及冷水、熱水、蒸汽、排水、電力、通風、抽排風等各個環節,靠近設備區域便于各項設備的連接、安裝、供應和使用;洗衣設備靠近設備區域,有利于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各項管線距離較近,能有效降低管道線路之間的能耗。
3.洗衣房應設置在物料流通,人員通行比較方便的部位,這是由于為滿足與客房、廚房等營業部門進行布草交接、分發的需要,員工制服需要每天更換,從而產生較大的人員流動量,酒店樓層客衣和對外洗衣工作較多。
4.洗衣房的設計應便于排水、通風、除塵等設備的安裝。洗衣設備用水量較大,對排水設施的要求較高,如果安裝在地下室,要有集水井和排污泵。另外如果污水中的洗滌劑含量超過了地方或國家標準,則不能直接將污水排至室外污水管網,安裝環保要求,需要安裝污水處理設施。布草在洗滌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織物纖維,因而需要安裝抽排風,除塵設備,以減少對酒店周圍環境的污染和洗衣房員工對浮塵的吸入量。
5.洗衣房及其設備的設置、安裝應符合消防規范,由于洗衣房大多數設置在地下室或者附屬樓宇內,因此在設計安裝各系統設備時須符合各項消防規范。
醫院環境清潔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保潔工具清洗、消毒不到位極易引發環境污染和醫院感染,可能造成不可預計的損失。
建立醫院地巾抹布清洗消毒中心規劃洗滌區域,有功能分區,包括從接收、清洗消毒、烘干、存儲的整個流程分區,做到物流由污到潔,依次順行通過。
配置全自動地巾熱力消毒洗衣機、烘干機。設立相應數量的浸泡池,每個浸泡池標記好水位線,按照水位線加水后,放入固定數量的消毒片可確保配制的消毒液濃度達到標準。
建立完善的保潔工具清洗、消毒、配供流程制度,對地巾洗消中心專職人員實施個人防護及化(包括消毒液濃度的合理配置等)培訓,規范崗位職責,完善獎懲機制,調動人員積極性,并制作簡單易懂的設備操作手冊、安全措施等粘貼在每臺機器上,降低大型設備使用不當造成人身傷害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