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溶解:先在上述粗鈀中加入王水12mL,溶解10分鐘,然后將溶液煮沸至近干,再加入3mL濃鹽酸捕捉腈。捕捉腈的過程重復4次。硝化后溶液,硝化后溶液的pH值為
回收氯化鈀,經多次過濾濃縮后加熱蒸發至濃稠狀,然后用烘箱烘干,溫度設定為100℃,烘干時每隔一小時攪拌一次,完全烘干后取出研磨 至粉末,氯化鈀的制備到此完成。后就是檢查得到的氯化鈀的各項數據是否準確。關于氯化鈀回收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互相交流。
鈀膜
通常由鈀合金軋制而成,可制成膜片(稱鈀膜)和膜管(稱鈀管) [3]。膜厚通常為50~100微米。主要用于氫氣的純化,其原理是溶解——擴散模式,擴散的驅動力為膜兩側的氫分壓差。在300-500℃下,將原料氫加壓通入膜的一側時,氫分子在膜表面化學吸附并解離成氫原子,后者溶解于鈀合金中形成氫化物,體積很小的氫原子位于鈀合金晶格的間隙,可以自由移動。在濃度梯度的驅動下,氫原子擴散到膜的另一側并析出,重新結合成氫分子后脫附。
鈀合金管
俗稱鈀管,用于氫氣的純化。純鈀的機械性能差、易氫脆,故鈀管的材料一般是鈀與1B與VIII族元素形成的合金。常用的鈀管材料中,銀約占25%,其他成分(如金等)的含量<5% [4]。
鈀合金
鈀與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主要有 [5]:
(1)鈀金合金Pd-Au合金,含20%以上金Au的合金不溶于硝酸,由于這類合金的熔點高和耐蝕性高,故用來制造化工器皿;含20%Pd-30%Au的合金用于制造人造纖維拉模。
膠體鈀
早的膠體鈀是Shipley發明 [6],由氯化鈀和氯化亞錫反應制備得到。膠體鈀顆粒的直徑在1-100nm之間,鈀顆粒的尺寸越小,催化活性越高,穩定性越好。膠體鈀活化液大的特點是將敏化、活化集中在一種溶液的浸漬處理過程中同時完成。當鈀鉆孔、清洗后的覆銅箔浸入其中后,膠體態金屬鈀顆粒吸附在孔壁絕緣材料和銅箔表面形成催化層。在活化后的銅箔表面上,由于不存在可被置換取代的鈀離子,因而不會產生疏松的銅置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