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系統具有還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綠化生態環境的作用。對城市綠化生態環境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綠化生態環境使城市生態系統具有還原功能,能夠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質量這一重要性質。
城市綠化真正應該改進的是從單一到混搭。
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來說,綠是一方面,在滿足民眾需求的同時,還要兼顧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
城市立體綠化可以彌補地面綠化的不足,在豐富植物景觀、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立體綠化作用
1.降低溫度,增加濕度。經研究測定,在炎熱的夏季,有爬山虎覆蓋的墻面比裸露的墻面表面溫度要低3℃至5℃,可以降低室內溫度2 ℃至4℃。
2.降低熱島效應。用于立體綠化的植物能吸收大氣污染物、增濕、滯塵、降噪,緩解熱島效應。
立體綠化形式
1.墻體綠化:高大建筑物、居民樓兩側,只要條件允許的可進行垂直綠化。在建筑物的外墻根處,栽上一些具有吸附、攀緣性質的植物,數株藤本就可起到遮蔭、覆蓋墻面、改善環境的作用,形成蒼翠欲滴的綠色屏幕。
2.屋頂綠化:在樓頂平臺砌花池栽些淺根性花草,搭建棚架,植幾株葡萄、絲瓜、牽牛花等藤本植物,既降低了頂層溫度,又提供了休閑場所。
3.圍欄綠化:精巧的鐵藝圍欄或樸拙的混凝土欄桿,可用藤本月季、金銀花、牽牛花來裝飾。
4.陽臺綠化:在窗臺、陽臺上種些牽牛花、綠蘿之類的植物,綠意濃濃,體現出自然氣息,用綠色裝飾了家居。
5.橋體、橋柱綠化:在立交橋兩側設立種植槽或垂掛吊籃,栽植地錦、扶芳藤等綠色爬蔓植物,可以增加綠視率,起到吸塵、降噪的作用。
6.立體花壇:在開闊的廣場、小游園矗立幾根用五色草、扶芳藤裝飾的綠柱,或用鋼鐵、竹木等材料制成骨架,外部用攀緣植物覆蓋會產生不錯的效果。
現代城市綠化景觀的規劃設計是以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運用現有的城市公共用地,提升各個公共綠地的綠化率,以此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