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工序說明如下:
設計:根據項目的技術要求進行裝飾立面的板塊分割、現場測量。 繪制產品圖紙下料:確定定制產品所需的材料形狀、數量或質量后,對基體材料進行裁剪表面處理,通過脫脂、酸洗、中和、清洗等步驟除去成型鋼板坯體表面的油污、銹跡。
雜質等靜電干法噴涂:根據靜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原理,應用靜電感應的物理現象使干法瓷釉靜電粉末噴涂于鋼板。
表面的工藝過程超細磨:將熔制好的釉料通過研磨機研磨成粉末,細度達到200 目以上。
納米添加:在瓷釉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納米材料,對搪瓷表面性能進行改進的方法。
絕緣包裹:使用不導電的物質將瓷釉粉末隔離或包裹起來,進行固化反應,使瓷釉粉末增加電阻率,增強覆蓋功能。
搪瓷鋼材金相組織直接影響著搪瓷的性能。一般搪瓷用鋼的金相組織要求晶粒大小均勻,成顆粒狀,無板條和晶帶。金相組織盡量為鐵素體結構,晶粒度為7~8級,珠光體含量應越少越好,即使存在少量的珠光體,珠光體應均勻地分布在鐵素體晶粒周圍。由于珠光體為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當溫度較高時,滲碳體分解出游離碳。珠光體含量越高,搪燒時分解出的游離碳也越多,給搪瓷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鐵素體晶粒度和形態直接影響搪瓷鋼板的強度、韌性以及塑性。鐵素體應呈等軸晶型,0.5mm以下鋼板的鐵素體應是8~10級的等軸晶。如果鐵素體晶粒呈帶狀分布排列,冷加工變形時出現個爪紋皺,搪燒后易出現膨脹隆起。鐵素體晶粒變形還會影響搪瓷性能,當鐵素體晶粒延伸度介于2~3級之間,搪瓷表面開始出現缺陷;當晶粒延伸度大于2級將產生嚴重的冷爆、麻泡和泡孔缺陷。另外,冷加工過程中形成的變形鐵素體或亞微觀結構等組織,搪燒后將出現魚鱗爆、麻泡等搪瓷缺陷。另外,晶粒度大小也會影響雜質的偏析程度,晶粒粗大,則單位面積晶粒表面上的雜質含量就高。鋼中晶粒長大還會使鋼塑性下降。
抗鱗爆性能
一般熱軋鋼板的抗鱗爆性會比冷軋板的差,選用熱軋板的時候,要選用抗鱗爆性能好的,還要做好抗鱗爆的輔助預案,比如預處理采用噴砂、少用酸洗等。 焊接性能 與普通鋼板相比,搪瓷鋼焊接后的組織更均勻細小,性能更好。
搪瓷鋼板的表面涂抹一層涂搪可以放置表面的鋼鈣板生銹,涂搪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生成表面形成氧化層,整層氧化層可以抵抗液的侵蝕。搪瓷鋼干凈,而且在特定的條件下,瓷釉涂搪會在金屬胚上表現出硬度高、耐高溫、耐磨損以及絕緣作用等性能。
搪瓷鋼板可以用于隧道、地鐵站、車站、銀行、機場、商場、醫院、工廠等建筑,搪瓷鋼板表層的瓷釉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在燈光照射到板材的時候,不會產生炫光,光線很柔和,不會刺激眼睛,比如搪瓷鋼板用于隧道時,隧道里面是很黑的,需要很多的燈光來照明,在隧道里,過往的車輛也是很多的,也有很多車燈的照射,隧道里面的裝修材料需得能在燈光的照射下不會產生炫光刺激眼睛,才能保障行車安全,而搪瓷鋼板就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