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加侖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和酚類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這種活性取決于羥基的數量、位置和共軛程度,以及與環狀結構中供電和吸電基團的存在有關。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較強,這種抗氧化作用可Chemicalbook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酚類成分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黑加侖葉片中含有的黃酮類成分也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清除活性氧自由機的能力,其抗氧化作用隨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
魚腥草含有蛋白質、粗脂肪、可溶性糖、灰分、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具有清熱的功效,尤其適用于呼吸系統疾病,還有很好的抗輻射和抗空氣污染作用。魚腥草性寒,脾胃虛寒及風寒感冒者好不食。
地上部分含揮發油、內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deCanoy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兩者并有特異臭氣。還含甲基正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說的魚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亞硫酸氫銷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絲桃甙(hy-perin),蕓香甙(rutin),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葉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桑葉中黃酮類化合物占桑葉干重的1%~3%,是植物界中莖葉含量較高的一類植物。韓國和日本學者從桑葉中分離出9種類黃酮,主要是蕓香苷(蘆丁)、槲皮素、異槲皮苷、槲皮素-3-三葡糖苷等化合物。
生物堿是桑葉的主要活性成份,日本學者Asano等(1994)從桑葉中分離出多種多羥基生物堿,包括DNJ(1-脫氧野尻霉素)、N-甲基-1-DNJ(N-Me-DNJ)、2-氧-α-D半乳吡喃糖苷-1-DNJ、fagomine、1,4-二脫氧-1,4-亞胺基-D-阿拉伯糖醇、1,4-二脫氧-1,4-亞胺基-(2-氧-β-D-吡喃葡萄糖苷)-D-阿拉伯糖醇和1α,2β,3α,4β-四羥基-去甲茛菪烷(去甲茛菪堿)等7種生物堿。其中DNJ(1-脫氧野尻霉素)在植物界中,唯桑葉。
桑葉中植物甾醇含量比一般植物高3~4倍。主要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lsterol β-D-glucoside)、蛇麻脂醇(羽扇豆醇,Lupeol)、內消旋肌醇(Myoinositol)、昆蟲變態激素、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蛻皮甾酮(Ecdysteron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