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之名,首載于《吳普本草》《滇南本草》:“櫻桃,舊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而洛中、南都者盛,其實熟時深紅色者謂之朱櫻,正黃明者謂之臘櫻……其木多陰,先百果而熟,故古多貴之。”《本草綱目》載:“其穎如瓔珠,故謂之櫻……櫻樹不甚高,春初開白花,繁英如霜。葉團有尖及細齒。結子一枝數十穎,三月熟時須守護。” [9]
櫻桃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蛇咬,搗汁飲,并敷之。”櫻桃的營養豐富,鐵含量高,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效果,還可以改善頭暈目眩的現象,幫助處理體內廢物,從而增強體質。白居易曾作詩贊道:“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借此來形容小嘴女子為櫻桃口。在西方文化中,櫻桃可以代表很多美好的事物,更蘊含著珍惜這層含義,它的英文音譯車厘子,意思就是珍惜。 [24] [26]
櫻桃原產于中國,現主要分布在中國江蘇、山東等地,東北、云南也有栽培;在歐洲、亞洲及北美等地均有分布。櫻桃常生于山坡陽處的林中、灌叢及草地;喜溫暖的環境,耐寒,喜濕,喜肥,喜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通氣良好的砂質壤土。櫻桃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是種子繁殖,人工多采用分株、壓條、扦插等方法繁殖苗木。 [25]
櫻桃(Prunus spp.),薔薇科李屬的多年生木本植物,樹皮灰白色,樹枝灰褐色或灰棕色,嫩枝綠色;葉片呈卵形;花序呈傘形,花瓣為倒卵形,白色或粉紅色;果實近球形,成熟后為紅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本草綱目》記載:“其穎如瓔珠,故謂之櫻,而許慎作鶯桃,云鶯所含食,故又曰含桃,亦通”,因此得名櫻桃。 [23-24]
科學施肥 秋施基肥:基肥以秋、冬早施為好,可以提高樹體儲藏營養水平,促進花芽發育充實,增強抵抗霜凍的能力,對前期生長、開花、坐果有利。以施用腐熟人糞尿、圈肥等有機肥為主,初果樹每株施30-60千克,結果大樹每株施60-90千克,于樹冠下開環溝將肥料施入,后澆水,等水滲下后蓋土整平。 [16] 花果期追肥:櫻桃花果期適時、足量的追肥,對促進開花坐果和枝葉生長有顯著作用。結果樹的追肥主要用人糞尿、尿素等性氮肥,每株施人糞尿30千克左右,或尿素每株施1-1.5千克,隨水施入,并要避免直接與根接觸,以防燒灼根系。注意追施氮肥,一般不宜在硬核和胚發育以后進行。為提高坐果率,在開花期可葉面噴肥,用200倍液尿素或600倍磷酸二氫鉀液噴灑,效果顯著。 [16] 采果后補肥:采果后適時施足肥料,對增加營養積累和促進花芽分化有很大作用。增產效果明顯,增產幅度可達30%以上。采果后主要施用腐熟的人糞尿、豬糞尿、尿素等性氮肥,每株施腐熟人糞尿60-75千克。
通常采用嫁接法繁殖,把優良品種嫁接在優良砧木上,砧木的繁殖可以采用播種、扦插、分株和組培等方法。嫁接后適應性更廣、抗逆性更強、長勢更壯、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生產上有很多優良品種,近年來培育出了特別適于果樹高產的一邊倒技術的品種,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