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查存儲設備的容量,確保足夠的存儲空間。
個人防護用品檢查:
每月檢查防護手套、防護服等是否有破損、老化或失效。
防毒面具的濾毒盒根據使用情況和有效期定期更換。
報警裝置檢查:
每月對煙霧報警器、有毒氣體報警器進行測試,檢查其靈敏度和報警功能。
每年對探測器進行校準和維護。
地面、墻角等部位無滲漏現象。
有收集泄漏物的設施和應急處理方案。
電氣安全
電氣設備符合防爆要求,線路布置合理且無老化、破損。
排水系統
排水設施完善,能夠有效收集和處理廢水。
監控與報警系統
安裝監控攝像頭,覆蓋關鍵區域。
配備有毒氣體、煙霧等報警裝置,并能正常工作。
管理制度與應急預案
制定完善的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環保審批手續
建設項目的環保審批手續。
【以下是一些危廢倉庫建設驗收標準的參考資料】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規定了危險廢物貯存庫、貯存場、貯存池、貯存罐區和貯存點的建設、運行、管理和監督等方面的污染控制要求。例如,貯存庫內不同貯存分區之間應采取隔離措施;貯存液態危險廢物的要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和滲濾液收集設施;貯存易產生特定氣體的廢物要有氣體收集和凈化設施等。該標準自2023年7月1日起實施,是危廢倉庫建設的重要執行標準。
《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涉及危廢收集、貯存過程中的相關規范。
《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對于涉及危險廢物的環評內容提供了評價指南。
另外,不同地區可能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特殊要求,制定更具體的地方標準或指南。在進行危廢倉庫建設驗收時,還需結合當地相關政策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