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方面,人工巖場也可以應用在后健工作上透過特殊的巖塊排列組合,可以使病人從有趣的攀巖活動中,訓練固定的肌肉,而達到后健之療效,此種方式遠較枯燥的傳統復健訓練要好。在兒童體健方面,則運用在肌肉發展及手、眼、身體之協調訓練上。 [2]
主要用作練習,兩人一組進行。沿另外的通道登上,拴上繩索后下來,繩索的一頭系于攀登者腰間的安全帶,另一端執于保護人手中。如此,繩索從上方保護攀登者,安全感強,不必顧慮墜落,適合初學者。
是施工方式簡單,成本低的巖場型式。只要遵照標準的技術規范在混凝土壁上鉆孔,打入膨脹錨樁再鎖上巖塊即可。但是如果高度升高,則相對增加施工困難度,那就不一定比較便宜。缺點是巖點只能向外凸出而無法向內凹入,而且路線變化較少、較單調。更嚴重的是以國內參差不齊的施工質量而言 (以過去在建筑工地之經驗,就曾目睹包商在灌漿之前將整捆的色拉油桶、保麗龍片放入大梁及壁面中),為施工及日后使用增加不少變量。為人詬病的是它無法完全模凝天然巖場的三度立體空間變化。也因此雖然這種形式的巖場在國內的數量相當多,但是當一個攀巖者想要在提升自己的技術,或是選手要加強訓練時,再去找尋更合適的場地。
平面雕塑巖板相較于木板巖場還有一點不同,就是巖板表面的立體雕塑圖案。此立體圖案不僅具有美觀效果,而且圖案凸起是很好的握點和踏足點,變化豐富,是國際比賽選用的標準場地。
3D曲面雕塑巖板依其字義可以了解是一種非平面的立體巖板,這是一種革命性的發明,因其非平面的巖板立體變化表面,使得人工巖場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不論是外型像真巖石的優美外觀,或讓攀巖者能有攀登天然巖石的感覺,這種3D曲面雕塑巖板都是佳的選擇。
就如同名稱所述,這種巖場的外形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它的材質與平面雕塑巖板及曲面雕塑巖板完全一樣,然而它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可依照業主需求,做各種不同造型圖案,如卡通圖案、企業標志、藝術圖案等等,此種巖場不是用固定尺寸的單位巖板組成的,它完全沒有尺寸大小的限制,只要設計的出來的圖案都可以做成巖場,是ENTRE-PRISE新發明的特別產品。所以可以用來設計各種山水造景,或是作成一座可攀登的公司產品的外型,以吸引消費者。并且可讓建筑師發揮他的創造力,配合整體建筑的設計工作,提供業主一個又是造景又可攀登的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