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艙殼體采用微正壓空調時需一并配置風道均壓系統,風道為模塊化設計及安裝,風道間連接采用插條式插接,要求安裝、拆卸方便。風道出風口風量為可調式,出風口與風道連接可靠,嚴禁粘接方式,相鄰出風口間距不應大于2米,確保實現艙內均衡的微正壓環境,艙內氣壓外部環境氣壓5Pa左右。
選用壁掛式空調機組時,室內機安裝于側墻底標高≥1.80m。空調室內機安裝牢固,并保持持水平,滿足冷卻風循環空間要求。管道穿墻處密封,布管整齊美觀。分體式空調機組室外機安裝牢固、可靠,室外機的托架與墻體用螺栓連接牢固,高低一致,室外機應有可靠接地。
光伏發電預制艙內需設置下人井,下人井應設置可旋轉開啟的蓋板,蓋板開啟后樹立于下人井口處作為警示,不應采用可完全移開的下人井蓋板,防止蓋板丟失,杜絕踏空隱患。
預制艙式變電站根據內部設備需求,預設室內攝像機、軌道巡檢機器人等設備的安裝條件,確保現場攝像機、軌道巡檢機器人等系統安裝便捷,無現場配孔、焊接等表面破壞性施工作業。
預制艙殼體運用“冰箱”保溫措施與工藝,采用多層復合保溫結構,(內部填充物采用建設部許可保溫材料,確保整個預制艙的保溫和防火性能)+環保防火裝修層,壁板厚度不小于120mm,保溫功效。保溫材料導熱系數不大于0.04 W/(m?K);
光伏發電預制艙艙體內設置自動溫控系統,并加裝工業型加熱裝置,具備長時間加熱功能,不得采用民用電暖氣或暖風機,以艙體內的運行環境的穩定性。室外運行環境常年冬季溫度不低于零下15度地區的項目可不配置電暖氣。
根據預制艙艙體大小,選擇合適的空調匹數(工業型)及數量,普通空調需在箱體長度方向均勻布置,使艙內溫度得到均勻調整和控制。
預制艙的密封與防塵
1、預制艙良好的密封性能,艙體密封需采用硅橡膠或三元乙丙材料密封條,進出線電纜孔采用敲落孔配密封膠圈或密封件等處理,密封材料的壽命應大于5年,并制定合理的更換方案,提供相應的備品備件。
2、配置微正壓空調的預制艙,需一并配置風道均壓系統,實現艙內均衡的微正壓環境,艙內氣壓外部環境氣壓5Pa左右,防塵、防潮。
3、艙體拼接處防護等級不低于IP43,需采用機械結構為主,密封材料為輔的防護方式,不得單采用密封材料防護。
預制艙是電網基于“標準配送式”這一核心理念的基礎上 ,推出了戶外智能吧變電站,預制艙艙體結構的采用成為智能變電站建設二次設備載體的重要措施。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步伐的加快,變電站建設的速度相對滯后。為了加快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周期,國網公司提出了標準配送式變電站建設模式,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裝配式建設”的方案,實現智能變電站(預制艙)的迅速推廣及實用。
預制艙是智能變電站應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一個重要體現,它是由預制艙體、二次設備屏柜(或機架)、艙體輔助設施等組成,在工廠內完成制作、組裝、配線、調試等工作,并作為一個整體運輸至工程現場,就位于安裝基礎上。預制艙殼體 預制艙式變電站
預制艙是智能變電站應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一個重要體現,它是由預制艙體、二次設備屏柜(或機架)、艙體輔助設施等組成,在工廠內完成制作、組裝、配線、調試等工作,并作為一個整體運輸至工程現場,就位于安裝基礎上。預制艙及其內部的二次設備實現整套二次設備由廠家集成,實現工廠化加工,減少現場二次接線,減少設計、施工、調試、工作量,簡化檢修維護工作,縮短建設周期,有效支撐了電網建設。
預制艙具有標準化、模塊化、預制化的技術特點。廠家可根據設備柜體的實際需要定制特定尺寸,以便適應設備的正常運行。
標準化是指預制艙的尺寸參照標準集裝箱尺寸并經過適當改良,盡其完善、標準的符合設備的采用,及為更有效的利于設備的正常運行,使其達到相應的標準化;
模塊化是指:預制艙按照內部設備功能的不同,分為公用設備預制艙、間隔設備預制艙、交直流電源預制艙、蓄電池預制艙等模塊。不同的模塊預制艙內根據電壓等級的不同,又可劃分為若干子模塊;
預制化是指預制艙的艙體結構、內部設備按裝、內部設備間的連線、內部設備間的電纜和光纜均采用工廠化預制的方式加工。并在工廠內完成所有設備的安裝、接線與調試工作嗎,將預制艙及其內部設備作為一個設備整體運輸至變電站現場,完成就位和通電從而達到提高現場施工效率,實現了降低智能變電站建設周期的目標!
預制艙式設備由預制艙體、設備屏柜(或機架)、艙體輔助設施等組成,在工廠內完成制作、組裝、配線、調試等工作,以箱房形式整體運輸至工程現場安裝。預制艙體,采用鋼結構箱房,艙內根據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智能輔助控制系統、集中配線架(艙)等輔助設施,其環境應滿足變電站設備運行條件及變電站運行調試人員現場作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