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除銹后防銹?
金屬活性表面暴露:除銹后金屬處于高活性狀態,更易與氧氣、水分反應。
環境腐蝕因素:濕度、鹽分(沿海地區)、酸性氣體(工業區)會加速二次銹蝕。
保護成本遠低于二次除銹:防銹處理成本低,但若再生銹,需重新除銹,耗時耗力。
2. 不同場景下的防銹方案
根據金屬用途、存儲環境和防銹周期,選擇合適的方法:
(1)短期防銹(幾天~幾個月)
適用于臨時存儲或運輸中的金屬件。
方法 適用場景 優缺點
防銹油/防銹脂 機械零件、軸承、齒輪等 成本低,但使用前需清洗
防銹紙/VCI膜 精密儀器、電子元件包裝 無殘留,但僅適合密封環境
干燥劑+密封 倉庫存儲的小型金屬件 簡單經濟,需保持低濕度
濟南競宇競宇除銹劑除銹標準(依據規范)
輕度銹蝕:允許少量浮銹(黃銹),但無片狀或顆粒狀銹層。
嚴重銹蝕:銹蝕深度超過鋼筋直徑1%時需更換,或除銹后檢測截面損失。
國際標準:如ISO 8501-1、ASTM D等,對除銹等級(St2、St3、Sa2、Sa2.5等)有明確要求。
除銹后的防銹措施:
短期防護:涂刷水泥漿或防銹底漆(如環氧涂層),防止再生銹。
長期防護:混凝土澆筑后,堿性環境(pH≥12.5)可自然鈍化鋼筋表面。使用環氧樹脂涂層鋼筋、鍍鋅鋼筋或添加阻銹劑(如亞硝酸鈣)。
注意事項
安全防護:酸洗時戴耐酸手套、護目鏡;噴砂時防塵。
環保要求:化學除銹廢液需中和處理,避免污染。
經濟性:大面積銹蝕選擇機械除銹,小范圍可用人工或化學法。
總結
鋼筋除銹需根據銹蝕程度、施工條件及成本選擇合適方法,確保處理后表面潔凈、無殘留,并采取防銹措施以延長使用壽命。對于重要工程,建議通過檢測(如銹蝕率測量)確保質量達標。
除銹劑配合超聲波使用替代方案對比
方法 效率 清潔度 成本 適用場景
超聲波+除銹劑 ★★★★★ ★★★★★ 中高 精密件、復雜結構、批量處理
傳統浸泡除銹 ★★☆☆☆ ★★★☆☆ 低 簡單工件、輕度銹蝕
噴砂/拋丸 ★★★★☆ ★★★☆☆ 中 大型鑄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
電解酸洗 ★★★★☆ ★★★★☆ 高 高附加值零件(如航空航天部件)
結論
超聲波配合競宇除油除銹劑是一種、精細的除銹方案,特別適合對清潔度和效率要求高的場景。但需根據工件材質、銹蝕程度和設備條件優化工藝參數,并注意安全與環保問題。對于普通工件,可權衡成本選擇傳統方法;而精密或復雜零件,超聲波輔助除銹值得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