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脊兩端位置,安砌著燒制品的龍頭嘴唇含著正脊,此物稱正吻。正吻以安砌的份計算。正吻定額以其高度安砌規格(高在60cm以下、100cm以下、100cm以上)及其數量設項,正吻按其安砌規格及其數量計算,套用其相應定額項目。某些建筑的正吻常改為“正脊獸”,正脊獸也稱“望獸”,俗稱“帶獸”,其形象與垂獸相同,放置時應將獸的嘴朝外放。
琉璃正吻拆除、安裝工程量按其施作數量以份計量。
琉璃正吻拆除、安裝定額以其施作規格(明清式規格分檔:四樣、五樣、六樣、七樣、八樣、九樣;宋式按高度規格分檔:70cm以下、100cm以下、120cm以下、160cm以下、200cm以下、260cm以下)分別設項,琉璃正吻拆除、安裝按其施作規格及其數,分別套用(宋)琉璃鴟尾(明清)琉璃正吻(獸)拆除、安裝定額相應項目。
正吻安裝包括安吻樁、拼裝、鑲扒鋦。宋式除此外還包括了鐵索鏈。
坡形屋頂和上面的正脊與正吻的明器上已能見到。明器是漢代的一種陪葬品,用陶器制作成各種房屋、人物、動物和器物的模型,將它們與墓主人一起下葬置于地下墓室之內。這是因為古代相信人死后只是身體的消亡。而人的靈魂永遠不滅,它將一直生活在另一個”冥間”的世界,所以要制作這些模型與主人一起送到“冥問”去供他們使用。
鳳與正吻,按傳說并對照漢代明器和畫像磚石,中國古有在建筑上安置鳳鳥的習俗,作為一種神圣的圖騰象征,其形象用于除妖降魔。建筑屋頂的形式在某種程度上也同鳳鳥的形象有關 。
飛動之美,鳳凰是一種意化了的鳥的綜合體,并無單一具體的模仿對象,所以拘泥于某一靜態形式的模仿反倒丟失了內在的神韻。而傳統造型藝術的美,正是他們蘊含了一種動勢,一種萬物有靈的沖動。作為一種飛舞在天空中的精靈,鳳凰形象的出現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對鳳凰造型的理解可以從中國傳統舞蹈的理解中汲取靈感。
龍吻-龍紋造型,四爪騰空,尾部上翹,張口吞脊,背負寶劍,這便是"大吻"。 大吻是由古代建筑上的鴟(chi)尾演變而來的。因其安置在建筑的正脊上又稱"正吻"。形似龍而稱"龍吻"。走獸-檐角上垂獸和仙人之間的小獸統稱"走獸"。
正吻。屋面正脊兩端為正吻獸。正吻又叫“鴟(音“赤”)吻”、“大吻”,是古建筑正脊兩端常用的裝飾。正吻為一龍頭,張開大嘴咬住正脊。相傳,正吻是龍生九子之一,生來好望,能噴云吐雨,將它安在屋脊上以防止火災。
在古代建筑中,騎鳳仙花的人被放在,表示他們在空中飛翔,祈求好運。它的作用是將塊瓷磚固定在豎脊的下端。龍鳳代表至高無上的尊嚴,龍的角像鹿鱗、魚爪、鷹。唐宋時期將其視為吉祥的象征。在明清時期,它象征著皇帝,皇帝自稱為真正的龍帝,所以這條龍是皇權的象征。鳳凰是傳說中的鳥中。男為鳳,女為鳳,象征吉祥。在古代,它也被比作一個有德行的人。
正吻的安裝方法
1、基層的處理:將屋面按建筑相關要求做找平層,并做好防水方面的處理。
2、縱向放樣:按照施工圖,用墨線正確標出縱向鋪瓦的間距,盡量在有效尺寸之內,調整到不切瓦為原則。
3、鋪瓦順序:由檐口滿面瓦→滿面筒→光瓦→光筒向上鋪貼→正線盾瓦→吻頭→正脊→斜脊接正脊→收口、翹角嘴→瓦縫或脊縫搭色漿→全面清潔瓦面。
4、平脊安裝,要求是平直,斜脊要按圖紙拋物線要求來施工,彎度曲線要順暢。
5、瓦片座墊水泥要飽滿,不能砌筑后松脫。
6、光筒砌筑要滿漿,一個接一個要垂直,施工要用長木方條壓平壓直,瓦面曲線要順暢。
7、滿面瓦安裝要超出檐口5-6cm(滿面瓦超出部位底部要掃白色),安裝滿面瓦時要在檐口墊高瓦嘴,保持瓦當滴水花板外垂直,略向外偏。檐口瓦要求出檐尺寸一致,瓦頭高度相同,檐頭整齊平直。
8、紅瓦片鋪貼要求搭接三分之二,要求平直,不能有疏密不一的現象。
9、所有紅瓦件,無論用任何方法,都須牢固地固定在屋面,而不允許出現任何脫離與移動的現象。
10、后清潔紅瓦面的灰漿,每天完工后及后上色料工序后,要用干抹布抹干凈瓦面,保持瓦面的清潔、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