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預制艙的應用給變電站的建設工程帶來了哪些效益?
1.減少了建筑面積和占地面積,實現了節約環保,省去了施工過程中諸多安裝環節,并且減少了環節污染。
2.廠家集成安裝并完成接線,改善了設備的集中與集成度,有效節約了設備及減少現場工作量。
3.簡化了二次設計,工廠聯調完成后即可生成完整的虛端子點表,可依據各地調度的不同要求附在設計文件中。
4.節省費用。二次身材就地布置在配電隔內,減少了二次光纜和電纜的長度,節約材料降低了造價成本。
5.改變建設流程,將現行的串行施工模式改為并行施工模式,對現場調試周期節約60%以上。
相對于常規變電站,采用模塊化二次組合設備預制艙可以有效地減少建筑占地面積。模塊化二次組合設備預制艙采用工廠加工、現場吊裝的方法,省去了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的結構、砌筑、裝飾以及電氣安裝等多個環節,有效的了設備的安全可靠性,同時因為對減少了流程進行了改善,將傳統的串行施工模式,改為并行施工模式,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設計、施工效率,有效地縮減了建設工期。高壓預制艙 35kv預制艙 優勢
電氣設備預制艙要求有哪些
電氣設備預制艙是由不同規格的鋼板通過合理組合剪切和輪廓以及焊接而成的。電氣設備預制艙配有5匹的空調安裝支架,以確保安裝空調的便利性。 箱體中間層有50mm厚的阻燃阻燃玻璃棉絕緣層,內層表面貼有11mm的阻燃高密度環保板,柜體外部噴涂三層涂料,即富鋅底漆,環氧云鐵中間涂料,面漆為丙烯酸聚氨酯涂料,艙體的表面根據客戶的個人需求涂上了各種顏色。
電氣設備預制艙的內部結構由輔助設備,空調,照明,防火,安全,圖形等設備組成, 同時還需要滿足設備運維人員的工作要求,帶溫度控制系統的設備,對于無人值守的設備和系統,系統會在電源關閉時自動啟動并重置,并輸出溫度和狀態信號。機艙內的照明和空調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實施方法,為了有效節省,艙中可以安裝工業空調和排氣系統,可以實時調整預制艙中的運行環境。
預制艙的分類
以結構特點來劃分:
包含了一次電力預制艙、二次設備預制艙。“一次艙”包含了輸電、發電、升壓、降壓等整體輸電過程中所產生的電力設備的預制艙。“二次艙”是對一次電力設備進行智能檢測維護的電力設備。
按照電壓,預制艙可以分為10kv、35kv、220kv預制艙、630預制艙等,而我們較為常見的是10kv、35kv預制艙。
以使用環境來劃分,則有光伏電力預制艙、風力電力預制艙、潮汐電力預制艙等
35kv預制艙是按照電壓等級劃分,屬于一次設備預制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用來配備35kv開關柜,在實際的變電站項目中,通常會包含風機回路出線柜、主變進線柜、PT柜、站用變壓器柜、高壓動態無功補償柜、接地變柜等。因此,35kv預制艙艙體有時也需要根據實際的項目組成模塊進行分體設計。
此外,35kv預制艙項目也要遵守預制艙艙體設計技術規范,消防、照明、通風、報警系統等都是的。
變電站35kv預制艙產品特點
1、采用防火防腐材料,具有較強的保溫能力,內部裝設工業空調,能夠有效調節艙內溫度。
2、具有較強的抗震防變形能力,采用一體式焊接結構,結構強度高,可靠性強。
3、各電氣柜滿足五防要求,五防裝置應安全可靠。
4、艙體密封處理,能夠有效阻擋外部沙塵進入艙內,保障艙內設備的穩定運行。
5、具有完善的安全逃生系統,符合電力要求,可滿足IP54防護等級,使用壽命可達25年
35kv預制艙結構要求
35kv預制艙艙體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護等級不能低于IP4X。所有部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抗壓能力,不易變形,能夠承受運輸、安裝和運行時短路所產生的作用力而不致損壞。內部的開關柜應隔離開關機構靈活方便,開關柜內的控制、保護小箱應牢固,便于設備的調試和檢修
電力預制艙主要特點:
全預制艙裝配式變電站改變了變電站傳統的電氣系統布局、土建設計和施工模式,通過工廠生產預制、現場安裝兩大階段來建設變電站。其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組合、工業化生產、集約化施工,使變電站建設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精細化建設的道路。
1.在土建方面:改善了傳統月電氣系統布局,貫徹建筑節能、節材、節水、節地方針,力求使建筑結構輕型化,利用現場拼接工藝,變施工串連流程來縮短施工周期。
2.電氣方面:需制定變電站通用設計、部件加工詳圖、工廠的生產工藝、現場拼接工藝、建筑取費定額、裝配式建造管控六大標準體系。
3.全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建造模式,需要現代預制件、鋼構件的工廠做支撐,改變傳統模式的重新定義。滄州
高壓預制艙是我國電力設施發展的新科技,金屬焊接結構(集裝箱預制艙箱變)的預制艙體成了電力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次設備預制艙預制艙強度
1.預制艙艙體底架由型鋼焊接而成,艙體骨架為焊裝一體式結構,主要鋼材材質應選用碳素結構鋼,屈服強度不小于235MPa,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在起吊、運輸和安裝時不會產生變形,GB17467《高低壓集成式變電站》防沖擊試驗要求,并耐受以下的負荷和撞擊:
a)頂部負荷:小值為2500N/㎡(樹立負荷或其他負荷);鋼結構的頂部載荷為:0.85KN/㎡。
b)在面板、門和通風口上的外部機械撞擊:外部機械撞擊的撞擊能量為20J,對應的防護等級為GB/T20138的IK10。
2.預制艙框架及頂蓋均采用冷軋鋼板,框架鋼板厚度不得小于2.5mm;門和頂蓋鋼板厚度不得小于2mm;底板厚度不得小于3mm;不允許使用彩鋼板、鍍鋅板等金屬材料拼裝式艙體。
3.預制艙設計應符合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等相關標準,滿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的抗震要求,抗震設防烈度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