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鴻軒魚苗養殖有限公司
體形前部較寬肥,后部較細長。有須4對,胸鰭胸位,腹鰭腹位,有脂鰭,背鰭鰭式D.3、7。兩側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銀白色。幼魚體兩側有明顯而不規則的黑色斑點,成魚的斑點則逐漸變得不明顯或消失。適溫范圍0-38℃,適生長溫度15-32℃。
斑點叉尾解的苗種培育池面積以1-2畝為宜。魚苗下池-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餅等對魚池進行消毒,然后用豬、牛、人糞將水質培肥,方法同家魚苗種培育。待水中出現大量浮游動物時,將卵黃囊消失后2-3天的魚苗放入肥水池中。
苗種培育宜采用二級飼養法。飼養是將2厘米左右的魚苗養到10厘米左右;二級飼養是將10厘米左右的魚種養成30-50克左右的大規格魚種。飼養畝放2.5-3萬尾左右,二級飼養畝放量為7000-8000尾左右,斑點叉尾鯽在苗種階段不宜采用我國培養家魚苗種的”稀養速成法”,因為斑點叉尾鋼的苗種喜集群覓食,放養過稀不僅水體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訓練魚種的集群攝食能力,降低飼料利用率及魚苗成活率。苗種培育一般以養為主,或在魚苗下池后15天左右每畝搭配規格為4cm的鰱400-600尾,以維持良好的水質。
斑點叉尾鯽在4.5cm以下時偏重攝食浮游動物(輪蟲、枝角類、橈足類)、搖蚊幼蟲及無節幼體故可采用我國傳統的肥水下塘方法進行苗種培育。4.5cm后開始轉入以人工飼料為主。10cm到成魚階段攝食人工飼料及個體較大的生物,如水、陸生昆蟲,大型浮游動物,水蚯蚓,甲殼動物,有機碎屑等。剛下塘的魚苗4-5天可不喂食,或少量投喂混合飼料。4.5cm以后可將粉狀配合飼料用水攪拌成團球狀投喂,苗種長到6-7厘米時投喂粒徑為1.5-2毫米的破碎了的配合飼料。魚種生長到12cm左右時可使用直徑為3.5mm的顆粒飼料。
苗種培育階段常見的魚病有孢子蟲病、水霉病。對孢子蟲病主要是預防,放魚前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殺滅藏在泥土中的粘孢子蟲。水霉病的預防可在放魚苗時用3%的食鹽溶液洗澡3-5分鐘,效果好。魚苗經過120天左右的二級飼養,10月底規格可達到30-50克,畝產250公斤,成活率90-98%,餌料系數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