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的方式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額征收和核定應納稅所得率征收兩種辦法:
(1)定額征收:直接核定所得稅額;
(2)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按照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等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按預先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所得稅。
核定征收的方式
(1)定額征收:直接核定所得稅額;
(2)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按照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等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按預先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所得稅。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是稅務機關按照一定的標準、程序和方法,預先核定納稅人的應稅所得率,由納稅人根據納稅年度內的收入總額或成本費用等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按預先核定的應稅所得率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的辦法。
公式:
應稅所得額計算公式為:應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目前核定的主要方式就是定額核定征收,不看進項成本,直接核定企業銷售額的10%作為利潤(應納稅所得額),然后對照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計算經營所得稅,稅負情況:增值稅1%(2020年底前),附加稅為0.06%,個人經營所得稅核定后在0.5%-2.19%之間,因此綜合的稅負率一般不超過3%。
核定征收,簡單地說是一種征收方式。
也就是稅務局計算納稅人應繳納稅款的算法。
對于長期、經常要納稅的企業、單位,稅務局都會要求辦理稅務登記證。
辦證之后,稅局會根據經營狀況、財務情況,規定和納稅單位相關的稅種、稅目,和征收方式。
核定征收主要是指由于納稅人會計賬簿不健全,資料殘缺難以查賬,或者計稅依據明顯偏低等其他原因難以確定納稅人應納稅額時。隨著稅務監管系統的完善,稅控效率的提高,很多核定征收的企業都被稅務調整成了查賬征收。
稅收征管中一般分為查帳征收和核定征收兩種形式。相比較于查賬征收,個體工商戶核定征收是為了提高征管效率,采取的一種簡化的形式,通常又分為定額和定率二種。對于不符合查賬征收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個人資企業采用的是定期定額征收的方式納稅。
個體核定的優勢
1、個體工商戶沒有25%的企業所得稅和20%的分紅個稅。
2、這些個體工商戶都是注冊在地方園區的,能夠申請核定征收。
3、對比個,綜合稅負極低,500萬開票不用進項票,綜合稅負低。
4、個體工商戶不用開對公戶,注冊完成之后,直接就可以核稅開票。
5、開票范圍廣,不管是各種建筑材料還是咨詢費技術服務費等等都可以開票的,能夠幫助企業或者個人解決各種缺票的問題。
6、稅后利潤自由支配,免去了公轉私的風險。
核定征收稅款是指由于企業的無法建立復雜的賬目,無法準確確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由稅務機關依法核定企業應納稅款的一種征收方式,簡稱核定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