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發電過剩時,利用電能電解水制氫,再將氫氣轉化為甲醇儲存;在能源需求高峰或光伏發電不足時,通過甲醇制氫滿足能源需求,實現能源的時空轉移和互補利用。內容上,本文創新性地對甲醇制氫現場運用中的安全管理與風險防控進行了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甲醇制氫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如甲醇的毒性、氫氣的易燃易爆性、高溫高壓反應條件等帶來的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系統的安全管理措施和風險防控策略。從設備安全設計、操作規程制定、人員培訓、應急救援預案等多個方面構建安全管理體系,為甲醇制氫項目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保障,填補了該領域在安全管理方面研究的部分空白。
甲醇部分氧化制氫的反應方程式(CH_{3}OHfrac{1}{2}O_{2}rightleftharpoons 2H_{2} + CO_{2})(Delta H^{0}= - 155kJ/mol),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在反應過程中,甲醇與適量的氧氣發生部分氧化反應,氧氣的加入量對反應的影響至關重要。
同時,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甲醇和氧氣在催化劑表面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與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相比,甲醇部分氧化制氫具有啟動速度快、能量利用等優點,但反應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副反應,如深度氧化反應,導致氫氣的選擇性降低。
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和優化反應條件來抑制副反應的發生。甲醇裂解制氫的反應方程式為CH_{3}OHrightleftharpoons CO + 2H_{2}),Delta H^{0}= + 90.7kJ/mol),同樣是吸熱反應。在高溫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甲醇分子中的化學鍵斷裂,分解為一氧化碳和氫氣。
相比之下,甲醇在常溫常壓下為液體,其密度約為 0.79g/cm3 ,便于儲存和運輸。它可以利用現有的液體燃料儲存和運輸基礎設施,如油罐車、管道等,大大降低了儲存和運輸成本。
同時,甲醇的蒸汽壓較低,揮發性相對較小,安全性較高,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環保性上,甲醇制氫過程相對清潔。以甲醇水蒸氣重整制氫為例,其主要產物為氫氣和二氧化碳,相較于傳統的化石燃料制氫方法,如煤炭氣化制氫,在煤炭氣化過程中,除了產生氫氣和二氧化碳外,還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氫、粉塵等污染物,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而甲醇制氫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相對純凈,更易于捕集和利用。如果采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的甲醇作為原料,如利用太陽能、風能電解水制氫,再將氫氣與二氧化碳合成甲醇,那么整個甲醇制氫過程可以實現近乎零碳排放,對環境的友好性顯著提高。
此外,甲醇制氫過程中不產生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氣體,減少了對大氣環境的污染,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從成本角度分析,甲醇制氫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在原料成本方面,甲醇的生產技術成熟,來源廣泛,價格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