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脆現象氫脆是通常表現為應力作用下的延遲斷裂現象。曾經出現過汽車彈簧、墊圈、螺釘、片簧等鍍鋅件,在裝配之后數小時內陸續發生斷裂,斷裂比例達409%~ 509%。某產品鍍鎘件在使用過程中曾出現過批量裂紋斷裂。另外,有一些氫脆并不 表現為延遲斷裂現象例如:電鍍掛具(鋼絲,銅絲)經多次電鍍和酸洗退鍍導致滲氫較嚴重,本來軔性不錯的這些材料,在使用中經常出現輕輕一折便發生脆斷的現象:潛槍精鍛用的芯棒,經多次鍍鉻之后墮地斷裂有些內應力大的容火零件在酸洗過程是便產生裂紋。這些零件滲氨嚴重無需外加應力就產生裂紋,甚至直接導致斷裂,再也無法用去氫來恢復原有的韌性。
緊固件電鍍后的去處氫脆處理。緊固件在電鍍時將發生如下反應,2H2O 2 H2+O2,反應生成的氫易附著在金屬界面上,引起產品脆性失效,即氫脆。工藝研究表明,工件電鍍后在180-240℃的溫度下經4-8小時的烘干處理,可除去表面附著的氫。
對電鍍過程中涉氫較多的零件原則上應盡快去氫,因為玻層中的氫和表層基體金屬中的氫在向鋼基體內部散 其教量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1。新的國際標準草案規定,在鍍后1h內但不遲于3h進行去氫處理,國內也有相應的標準,對電鍍鋅前、后的去處理作了規定電后去處理工藝廣泛采用加熱供烤,常用的供烤溫度為150-300°C,保溫2-24。具體的處理溫度和時間應根據零件大小、強度、鍍層性質和電鍍時間的長短而定,去處理常在供箱內進。鍍鋅零件的去氫處理溫度為10-220C,溫度控制的高應根據基體材料而定,對于彈性材料、0.5mm以下的薄壁件及機減度要求較高的鋼鐵零件 鋅后進行去處理,為了防止"鎘脆鍍鎘零件的去氯處理溫度不能太高,通常為180~200°C.
所謂去氫工藝就是在一定的溫度下國家金屬表面滲著氫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基本原理,可以達到"或者絕大數的氫除去。進行去氫的原因是,氫能夠對所滲著的金屬以及制品發生氫腐蝕也就是氫脆現象,造成金屬以及制品的金屬性消失使用壽命將會大大降低所以去氫。
烘箱溫控部分:
1.控溫儀:PID 智能數顯溫控儀,LED顯示,按鍵操作,設定溫度和實際溫度雙數字顯示
2.加熱元件:采用管狀加熱管,使用壽命長達4萬小時左右
3.加熱管安裝位置:烘箱內膽兩側風道內
4.加熱功率:24KW
5.烘箱使用溫度:常溫--250度,額定溫度可達到300度,可任意調節
6.控溫靈敏度: 正負1度
7.升溫速度: 5--6度/min
除氫采用加熱處理法將氫從零件內部趕出去。除氫效果與除氫溫度、保溫時間有關。溫度高,時間長除氫越好。但加熱溫度不能太高,超過250℃鋅結晶組織變形、發脆,耐蝕性明顯下降。一般用l90℃~230℃,2h~3h。滲碳件和錫焊件除氫溫度是140℃~l60℃,保溫3h產能確定尺寸規格,滿足生產需求,產能高,可以選擇履帶式除氫烤箱。就是我們說烘干生產線,隧道爐,烘道。產能低的或者實驗用的小型烤箱都可以選擇加工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