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栽培管理
1.土壤處理
互葉醉魚草適應性強,對土壤無特殊要求,在沙土、沙壤土及壤土上生長良好,耐土壤瘠薄,耐鹽堿。定植前深翻土壤,施入腐熟基肥,平整土地即可。
2.苗木處理
裸根苗選用60厘米高的苗,起苗時盡量保持根系的完整,運輸前可將根系蘸泥漿或用塑料薄膜包嚴,以防止根系失水,做到隨運隨栽。若不能立即栽植,及時打開包裝進行假植。有條件的地方,栽前好在的流水中浸泡4~5小時。栽植前去除將要枯死和腐爛的部分,適當修剪過長的主根和側根。容器苗選用40厘米高的苗,移栽前3天斷根并澆水,運輸途中保持通風和噴水保濕。
貴州白芨種植比較多,貴陽是貴州的白芨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7.18萬畝,種植面積占全國80%以上,是貴州優勢的特色中藥材產業之一。也受到各地中藥材種植戶的關注。有部分藥農想了解貴州白芨種植技術,下面中藥材種苗網網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白芨的種植技術,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選地整地:
白芨種植需要選擇適合的土地,白芨生長中對肥力要求比較高,需要選擇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和腐殖質土,溫暖、稍陰濕環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栽植,不適合在太陽直射下生長。
選擇好了地塊后,需要整理土地,先要深耕20厘米以上,施廄肥和堆肥,每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沒有農家肥可撒施三元復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栽植前淺耕一次,把土整細、耙平、作寬130-150厘米的高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