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
承重低于硬托盤(通常靜態承重 1-5 噸,動態承重 0.5-3 噸,遠低于木托盤的 5-10 噸);
穩定性較差,堆疊高度有限(通常≤3 層),不適合長期堆疊存儲;
耐溫性一般(-10℃至 60℃為宜,高溫易老化)。
使用注意事項
避免貨物邊緣尖銳(如金屬件)直接接觸基布,可墊紙板或薄膜隔離,防止刺穿;
吊裝時確保吊帶均勻受力,禁止單條吊帶承重;
存儲時需遠離明火、高溫和化學腐蝕品,延長使用壽命;
定期檢查吊帶是否有磨損、斷裂,基布是否有破洞,破損后及時更換。
軟托盤的承重通常分為靜態承重(貨物靜置時的承載能力)和動態承重(貨物被叉車、起重機搬運時的承載能力),兩者差異顯著:
靜態承重:一般在 1-5 噸,部分加強款(如多層基布、加粗吊帶)可達到 8-10 噸,適合貨物堆存時的靜置狀態。
動態承重:通常為 0.5-3 噸,因搬運過程中存在顛簸、受力不均等情況,安全系數需更高,實際承載需低于靜態值。
注:行業內通常以 “破斷強度”(吊帶或基布斷裂時的極限拉力)作為參考,選擇時需預留 2-3 倍安全系數(如貨物重 3 噸,需選擇破斷強度≥6-9 噸的產品)。
使用場景
貨物形狀:規則貨物(如袋裝、箱裝)受力均勻,可接近標稱承重;不規則、帶棱角的貨物(如金屬件)易局部刺穿基布,實際承重需降低 30% 以上。
操作方式:叉車搬運時,貨叉插入深度不足會導致邊緣受力過大,承重下降;吊裝時單條吊帶受力(違規操作)會使實際承重驟降 50% 以上。
提升承重安全性的注意事項
預留安全余量:實際貨物重量需≤標稱承重的 70%-80%(如標稱動態承重 2 噸,建議實際承載不超過 1.6 噸),避免突發沖擊導致破損。
均勻受力:貨物需平鋪在軟托盤中央,避免偏載(單邊重量超過總重的 60% 易導致側翻或撕裂)。
避免尖銳物體:貨物帶棱角時,需墊紙板或緩沖材料,防止刺穿基布(一旦基布破損,承重能力會驟降 50% 以上)。
定期檢查:使用前查看吊帶是否有磨損、基布是否有破洞,若吊帶出現纖維斷裂、基布撕裂,需立即停用。
貨物與操作方式
貨物特性:承載帶棱角、尖銳的貨物(如金屬件、玻璃制品),若未墊緩沖材料,易刺穿基布或磨損吊帶,每次使用都可能造成不可逆損傷,壽命可能縮短至幾次。
操作規范性:叉車貨叉過度擠壓邊緣、吊裝時偏載(單邊受力)、拖拽軟托盤(與地面摩擦)等違規操作,會導致基布撕裂、吊帶斷裂,壽命比規范操作縮短 6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