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櫧是殼斗科,錐屬常綠喬木,高達15米,胸可達50厘米,它是中國主要栽培珍貴樹種,木質堅硬,還是優良的綠化景觀樹種。
苦櫧不僅有較高的用材價值,還具有較高的園林綠化價值,它生命力旺盛,壽命很長,病蟲害很少,是優良的行道樹,南京、杭州、上海已經將其列為未來的主要行道樹之一。未來10-20年,這個品種將會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苦櫧的經濟價值遠不如景觀價值,殼斗科的喬木都是比較的行道樹,而目前只有娜塔櫟用于綠化。
一棵米徑15cm的苦櫧,分支點2.2米,樹形端正挺拔,不偏冠不弱冠的樹形,按照目前工程價格預算,應該在2500-3000元/棵。
種植標準按照3米*4米間距,每畝可種植55棵,每畝總產值在14萬元左右。長到米徑15cm,預計需要花費8-9年時間,每年每畝收入在1.7萬元左右。
苦櫧的葉子、木材等都是非常實用的。其中苦櫧的葉子就是一種的飼料。它的葉子雖然是革質的,但是沒有異味,也沒有毒害,并且還鮮嫩多汁,是豬、牛、羊等動物喜愛吃的。加工磨成粉末以后,就可以用來喂食各種的牲畜。
苦櫧的嫩枝條,也是有大用途的,受到了很多培養食用菌朋友的喜愛,因為它的營養很豐富,可以用來培養各種食用菌。
近些年苦櫧樹還被當成防火樹來栽種,而在城市里它也因為四季常青,樹形優美,容易種活,還沒有病蟲害等優點,成為了一種很受歡迎的觀賞樹木。
苦櫧,是殼斗科錐屬植物,果實外部包裹著一層殼斗。所謂殼斗,是由雌花階段的總苞發育而來的,如我們熟知的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其外層包裹的殼斗完全將其果實包裹其中,像個刺猬一般。而苦櫧外層的殼斗也幾乎全部包被種子,僅露出底部一點。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苦櫧外層的殼斗逐漸裂開,深褐色的種子從中掉出來。因此,在人們拾取果實的時候會發現它們的殼斗和種子是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