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甲醇制氫若采用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甲醇再制氫,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甲醇生產階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約為 15 - 20kgCO?/kgH? ,略天然氣制氫;若采用煤炭為原料生產甲醇再制氫,碳排放則更高 。
但甲醇制氫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相對純凈,更易于捕集和利用,在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應用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與電解水制氫相比,甲醇制氫的效益特點也十分明顯。在經濟成本上,電解水制氫的成本主要取決于電價。
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甲醇制氫技術的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從政策層面來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將氫能產業視為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為甲醇制氫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我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的發展,將其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
《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 - 2030 年)》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推動甲醇制氫等制氫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各地也紛紛出臺配套政策,加大對甲醇制氫項目的扶持力度,如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土地使用優惠等,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和運營風險,吸引了大量企業和資本投入到甲醇制氫產業中 。
市場需求方面,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氫能作為一種、清潔的二次能源,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為甲醇制氫技術提供了的市場空間 。在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迅速,對氫氣的需求日益增加。甲醇制氫技術因其成本低、便于儲存和運輸等優勢,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氫氣供應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 。
大連盛港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的成功運營,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提供了穩定的氫氣供應,推動了當地氫能交通的發展。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甲醇制氫在交通領域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