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鼠小型鼠類,以家棲為主。體長約為60~mm尾長與體長幾乎相等或略短于體長。上頜門齒內側有1個明顯的缺限,背毛灰褐色至黑褐色,腹部灰黃色,腹毛基部灰色,黃色。
在室內,小家鼠棲息于比較隱蔽的地方,如地板下、天花板上、墻壁間、甚至在柜子、抽屜、棉絮、衣服及其他堆集的雜物中都能作巢。
雜食性,喜食各類種子、糧食谷物、蔬菜等。攝食特點是時攝時停和取食場所不固定。因此采用小量多堆的投餌方法,對提高殺滅小家鼠的效果是大有好處的。
了解鼠類的感覺對提高治理鼠害的效果很有幫助。家鼠主要在夜間活動,視力欠佳,而且是全色盲。但是,它們可在很暗的環境里看清1m內的移動物體,能分辨顏色的深淺,在紅光下視覺差。野鼠的視覺各不相同,白天活動者視力很好。
鼠類的聽覺發達。家鼠對突發的聲音敏感,能識別噪聲,對有節奏的聲音能很快適應。家鼠還能發出并聽到每秒振動頻率超過15kz的超聲,小家鼠高聽到90kHz,而褐家鼠為100kHz。根據這個特點,可制成干擾鼠類而人卻不受影響的驅鼠器;不過,由于種種原因,其效果并不理想!
家白蟻在室內和室外筑巢,巢居在地上或地下,常見于大樹上的樹干內。家白蟻營造大型的蟻巢,而且在外有巢殼保護,巢殼具有保溫保濕和抵御天敵的作用。巢內的溫度保持在25~35℃,相對濕度在90%以上。蟻巢按其坐落的部位可分為地上巢、地下巢和樹巢3種
有翅成蟲分飛后,即下地脫翅,此后雄蟲追逐雌蟲,交配后,在適宜環境中定居下來。5~10天后開始產卵,每年的產卵高峰期在7—月份,雌蟲的產卵歷期大約為5個月,從4月下旬或5月開始一直到10月份。每頭雌蟲一次產卵1~6粒,平均一生產卵46粒。但當營養不足時,大多數雌蟲不能產卵。家白蟻的原始繁殖蟻生殖潛力很大,這和它本身的遺傳因子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