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光是什么
定義上眩光指的是視野中存在過亮的物體或者是存在的亮度對比,以致引起視覺不舒適,或降低觀察目標和細節能力的一種視覺現象。也可描述為視野中干擾光源的存在導致視力的減退,或散射光的存在導致視網膜成像對比敏感度的減退。
眩光的光源有哪些?
眩光(Glare)通常被用來描述明亮的陽光海灘或是積雪的山頂這樣的一種環境狀況,1984年北美照明工程學會對眩光的定義為:在視野內由于遠大于眼睛可適應的照明而引起的煩惱、不適或喪失視覺表現的感覺。眩光的光源分為直接的,如太陽光、太強的燈光等,和間接的,如來自光滑物體表面(高速公路路面或水面等)的反光。
眩光的種類有哪些
眩光也是有不同的類型,依據不同的眩光類型,可以采用相關的方法來避免眩光帶來的危害。根據眩光產生的后果主要歸結為三種類型:不適型眩光、光適應型眩光和喪能型眩光。
光適應型眩光是什么?
當我們由黑暗環境走向很亮的環境下,會感覺雙眼視力下降,這是因為強烈的眩光源在視網膜上形成的中央暗點而導致看視物不清。可以稍微遮一下眼睛,讓雙眼慢慢適應,來減少刺眼光線對眼睛的刺激感
眩光的三大危害
致屈光不正:如果照度過強或閃頻不足,易使眼睛疲勞引發近視類的屈光不正。如在太陽光下或不合格的護眼燈下看書,一些電子產品因為顏色變化率快也易引起視覺疲勞。
NO.2 致視功能障礙:環境中的強光會損害嬰幼兒稚嫩的視網膜組織。老年人因為視網膜的新陳代謝功能下降導致強光造成的損傷修復能力下降,從而造成不可逆性損傷。對于成年人,眩光可致疲勞性肌張力過強,對調節功能造成損傷,久之視功能會下降,多見于室外工作者和職業駕駛群體。
NO.3 誘發神經系統和生物鐘的紊亂:這里眩光表現為“光污染”。特別對于生活在都市的人們來說,經過各種裝飾材料的漫反射的眩光,有損視覺健康。夜間各種照明設備,會影響正常的生物鐘和褪黑激素的分泌,干擾精神系統的穩定。
教室照明如何防眩光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教室照明燈具采用的是直下式發光:LED光源發出的光線通過外層的擴散板混光后直接導出,然后通過防眩元器件來降低眩光。防眩元器件主要為兩類:格柵和微晶(微棱鏡)防眩板。那么這兩者的防眩光方案有何不同?
對教室照明中教室護眼燈進行照度、功率密度的理論核算,分析了帶罩支架燈和教室護眼燈應用在教室中的照度、功率密度和一致眩光值,成果驗證了教室護眼燈在滿意規范要求的一起,能更有用地削減炫光的影響。
教室照明質量對青少年的視力具有顯著的影響,因而營建的教室照明光環境在照明工程設計中至關重要。過去,我國教室照明工程一般選用T5三基色熒光燈管作為照明光源,顯色指數能到達80以上,實踐照度、均勻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簡單滿意規范要求,但是設計中往往忽視了規范對眩光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