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業異常紅火的背后,中國企業是否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光伏產業鏈的所有環節是否都有中國的身影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國內很多企業都還在學習如何設計光伏并網電站、如何進行系統調試的時候,國外已經悄然開始了光伏售后體系的建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光伏電站如何管理上實現了突破。從初的電站巡檢到后期的光伏局域網監控,再到2007年開始推廣的光伏網絡監控系統設立,這使得國外光伏電站的管理實現了真正的遠程管理。
階段的光伏網絡監控系統是采用的現場設立服務器形式,這種監控是點對點的方式實現互聯網監控,需要用戶記住每一個電站服務器的網絡地址,并設立用戶名和密碼。此方式的缺點在于監控成本較高,并且管理較為麻煩。
光伏網絡監控系統發展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監控管理平臺形式,用戶完全通過B/S結構進行訪問,提供給習慣于進行web訪問的用戶更多的便利性,也不再有電站監控數量和采集形式的限制。完全實現了互聯網的互聯互通精神。
在光伏網絡監控管理系統經歷了兩年多的發展后,中國的企業也開始在這方面嶄露頭角。TAOKE從2009年底開始了光伏網絡監控管理平臺的研制,從硬件研發到軟件開發,經歷了3年多的艱苦研究和實踐,綠色電力網 了中國物聯網領域的先河,也填補了國內光伏監控行業B/S架構這一技術的空白。 截止2012年10月,綠色電力網 光伏云系統總計監控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20多MW,成為全球“光伏云”系統世界位。
TAOKE的光伏監控從采集器硬件到監控系統軟件全都實現了國產化,并且在達到國外同等技術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光伏數據采集器的硬件成本。特別是TK系列光伏數據采集器自行設計的簡易操作系統,不光是成為了光伏行業數據采集設備的,更是為整個物聯網行業了一種新的設計模式。
相信隨著國內分布式發電行業的推廣,以及光伏應用的進一步深入,如TAOKE等應用研發型企業不斷努力,必將提升中國光伏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監控技術是光伏電站正常運營的關鍵技術之一。不過由于監控系統占項目初始投資比重較小,人們對這一部分市場長期缺乏重視該。參與監控系統市場的包括逆變器制造商、立監控系統提供商、項目開發商,他們共同整合管理電站運營所需要的軟硬件產品。
光伏發電監控系統,發電監管設備,可對太陽能光伏電站里的電池陣列、匯流箱、逆變器、交直流配電柜、太陽跟蹤控制系統等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和控制,通過各種樣式的圖表及數據快速掌握電站的運行情況,其友好的用戶界面、強大的分析功能、完善的故障報警確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完全可靠和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