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大白鈴,大白鈴棗樹,大白鈴棗樹進行棚架栽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棗樹原產于我國,有6個變種,近700個品種,是一種耐干旱、耐鹽堿、適應性強、經濟效益較高的農產品樹種。
1 紅棗對條件的要求:棗樹喜溫,休眠期抵抗低溫能力強,對濕潤和干燥的氣候都能適應,是一種生命力較強的樹種之一。棗樹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在酸性土和堿性土均能生長。只要土壤PH值低于8.5,總鹽量在0.4%以下,且冬季氣溫不低于-35℃,棗樹生長良好。
2 棗樹具有發芽晚,落葉早,生長期短,枝條稀(結果枝為脫落性枝),葉片小,自然通風透光好,根系能生長高峰出現遲生長等特點,并且棗樹與間作物生長期交錯分布,兩者肥、水和光照需求矛盾較小,這就決定了棗樹是實行林糧間作佳樹種之一。
3 栽植時期:棗樹的定植時期一般分為秋栽和春栽兩種。我國長江以南地區適宜搞秋植,因為該地區冬季較為溫暖,土壤墑情好,栽后地溫尚高,根系傷口在定植后能夠愈合并發生 新根。來年春季發芽早成活率高且生長量大。而長江以北的地區,由于冬季嚴寒,地溫低,土壤結凍。并且干旱多風。秋植后常因干旱多風和冬季寒冷造成凍害而死亡。因而成活率很低。但由于特殊原因進行秋植時,一定要注意對棗苗進行埋土防寒,同時一定要注意灌好封凍水。修剪:定植后要進行定干。定干高度:成片棗園1m左右,棗糧間作1.5m左右。修剪一般在冬春兩季進行,年以輕剪為主,促控結合,多留枝,使其盡快形成樹冠。同時,積極豐產樹形。目前主要有主干疏散分層形、多主枝自然圓頭形和開心形。結果樹修剪時要控制徒長枝,保留正常枝,剪除病枯枝。以短截為主,除去病枝、枯枝、重疊枝、直立枝,控制徒長枝,更新衰老枝。夏季修剪采取摘心、疏枝、除萌蘗、枝位等,調節營養分配,達到冠內通風透光。(具體修剪下面第6節中再講)? 截至2017年底,麗水全市共組建408個村級資金互助會,入會農戶2.8萬戶,每年借款總額超過7000萬元。“生態化、化、品牌化、電商化”同步的富民道路成效凸顯。麗水市委市委托國內品牌規劃團隊、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設計創造“麗水山耕”公用品牌。
2
北方多采用春植,在進行春季栽植時,以發芽前后為佳。我國民間有“棗栽雞嘴”、“椿栽骨朵棗栽芽”等說法。《齊民要術》中也有“候棗葉始生而移之”的記載。這些都可以說明棗樹在發芽期進行栽植效果好。此時栽植棗樹,根系的貯藏養分已運至苗木,但尚未放葉消耗。此時土壤溫度回升較快,如栽后覆好地膜則回溫更快,地溫升高有利用栽后根系傷口的愈合并產生出新根,以利成活。此時栽植,還因從定植到生出新根,發芽的時間短,因而苗木本身水分的損失量小,所以成活率高。
在天津、山西等地區,秋植棗樹時間一般為10月中下旬,春植時間一般為4月中旬。
4 栽植行向:棗樹栽植的行向不僅直接影響到棗樹本身的生長發育,同時也會影響到間作植物的生長狀況。南北行向栽植的棗樹其冠下積光量大于東西行向栽植冠下的積光量。同時,南北行向栽植的棗樹南北兩側受光時間差異小,而東西行向栽植的棗樹南北兩側受光時間差別較大。行向的不同不僅影響到受光時間,同時也會造成受光量的不同。從棗樹本身栽植的需要來看以南北行向為好。另外,棗樹栽植的行向對間作植物的影響很大,南北行向栽植的棗樹其行間的作物受光較充足。既是冠下的作物也會受到部分光照,而東西行向的近樹冠北側的作物則受光量極小。因而,不論是采用純棗園還是棗糧間作行向都是以南北為好。
5 定植技術:要達到高成活率并使成活的棗樹生長健壯。定植時應做到大坑、重肥、壯苗。
①大坑:定植穴要求達到80cm見方,春季栽植的樹坑也要在封凍之前挖好。坑挖好之后,施入有機肥,然后灌好封凍水。
②重肥:挖好定植坑之后,及時施入肥料,一般要求每坑施圈肥、堆肥等有機肥50kg,過鈣1kg。與表土摻勻后進行回填,填土高度以距地平面20cm為宜。然后澆足水,使其沉實。同時經過冬季的凍融變化也使土壤變的疏松,以便定植。
③壯苗:除了選用的苗木之外,在栽植棗樹時應盡量做到選用當地生產的苗木,因為棗樹苗本身含水量很低,極易在起苗,裝苗和運苗中損失掉,因而外地的壯苗在調往定植地的中,常因水分的散失,使苗木受到很大影響。一是成活率較低,二是成活之后長勢較弱。因種種原因選用外地苗木時,在調回定植地之后,應將苗木整體或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這樣可使苗木充分吸足水分,可有效地成活率。
定植時,除認真做好上述各項工作之外,還應認真把握以下幾點:
,認真處理好栽植苗木:苗木在定植前應當行整理,然后再栽植。應對根系進行整修,對過長的根系,受傷的根系進行修剪。然后將地上部所用的二次枝留1cm左右進行剪截。如果是冬棗等鮮食大棗,采用高密度栽植的可留80cm進行定干,如果是用于棗糧間作的金絲小棗可留1—1.2m定干。并在定植前用ABT生根粉3號500mg/kg浸根5分鐘。第二,注意栽植深度;一般要求栽植的深度以原土印為好,深不能超過原土印3cm。第三,栽植時力求做到樹體直立,并且要求行內一定要直。,冬苗防止回芽的發生,栽后萌發的芽過一段時間又去出現枯干的現象,叫“回芽”。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是因苗木的差、根系的不良或栽后不當所致。遇到這種情況時,如果苗木是尚未枯干變色,仍需繼續,施以肥水,并適當松土,促其萌發成活。
1、短截促分枝,迅速枝、葉量。棗樹苗單軸延伸特點明顯,直立生長的習性較強,若任其自然生長,很少產生分枝,造成結果晚、產量低,樹冠形成較慢,不能實現早期豐產的愿望。幼樹修剪時就是以短截主為,運用多種修剪,隱芽萌發產生分枝,形成樹體,不斷枝、葉量。枝多、葉多,制造養分多,為早期豐產創造條件,結果期打下基礎。
2、綜用修剪技術,控制徒長,促花促果。幼樹后,樹冠迅速擴大,為促進早花早果,采取以下措施:
(1)抹芽:幼樹修剪,在樹冠的各個部位都會萌發出不少新芽,如不及時除去,不僅消耗養分,而且影響樹形使冬剪前功盡棄。抹芽宜早不宜晚,以免消耗養分。從萌芽期開始,應連續多次抹芽,每出一批,及時抹掉一批,一般3—5次。
(2)摘心:6月上旬,對留做結果枝組的棗頭,當出現5—7個二次枝時,對棗頭一節進行摘除。當二次枝有8—10個節位時,也要對末端1—2節摘除。
(3)揉枝:對當年抽生的棗頭在木質化以前,用手托住慢慢折揉,既可改變方向,也可營養生長。
(4)環割:適用于立地條件好、樹勢、生長過旺的樹體、枝條,一般在花期進行。一般在樹干、枝條基部,用刀或環切剪將樹皮環割一道,深達木質部,每道環割寬度一般為1—3毫米,以枝干粗細而定,枝干細則窄,枝干粗則寬。
棗樹優勢強,容易造成中心干過強,形成樹冠上強下弱,主要在中心干的粗度明顯大于基部主枝的粗度,向上生長過快,而主枝處生長受到。控制辦法主要有:
1、對直立生長性較強的品種或在直徑3厘米砧木上嫁接時,基部多留主枝或當年促生分枝。
2、在層主枝的上方,對主干環割。
3、對樹冠中部少留輔養枝。
4、對主干落頭,改造成開心形樹形。
相反,由于基部主枝密擠,生長過旺,形成卡脖子現象,就會造成中心干生長過弱,使樹冠下強上弱。控制的辦法主要有:
1、對生長2—3年已產生分枝和立地條件的植株基部可少留主枝,并盡可能采用隔年留主枝或螺旋形留枝,分枝級次。
2、疏除基部部分主枝,并開張主枝角度。
3、基部主枝環切。
4、主干及上中部主枝重截回縮復壯。
棗樹苗木栽植后及時查苗、補苗是綠化成林的必要環節。
1、補水:發現栽植時漏澆或澆水不足的植株,及時補澆,適時松土、培土,培土高度以蓋住樹干下部的根頸為宜。
2、防盜:專人看管,也可在樹體周圍一些帶刺枝條,如花椒樹枝、洋槐樹枝等。棗樹自落葉到第二年萌發前的整個休眠期都可栽培,分為春栽和秋栽。根據多年的栽培,以2年生及2年以上生的根蘗苗種植,春栽的立即澆透水,成活率很容易達到90%以上,而秋栽的即使定植后澆水成活率也很難達到90%以上。但是,秋栽的定植后即使不澆水成活率也能達到70%以上,而春栽若不澆水則成活率明顯不如秋栽。
積水坑對于栽植在地勢低洼處或排水不暢地勢的大樹而言,可在移栽大樹土球的四個方位分別挖四個積水坑,雨中時可使積水坑略地表,并加蓋,待滲水滿后可人工排水或用水泵抽水。雨停之后可使略低于地表,用于積蓄低洼處的水分。
經省特色小鎮聯席會議審定及公示無異議后,確定了河北省特色小鎮創建類和培育類名單,共計82個,其中創建類46個,培育類36個。“整體上看,河北省特色小鎮分布比較合理。”省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目前這82個特色小鎮的分布情況來看,河北省11個設區市均有特色小鎮,且數量比較平均。
這樣的產業選擇,讓欒城區小鎮、高邑縣物流小鎮等應運而生。在滄州市,肅寧裘皮和青縣的紅木家具是當地的特色產業,肅寧縣華斯裘皮小鎮和青縣中古紅木小鎮則以此為特色。“特色小鎮在產業上的分布特點,也能夠反映出河北產業結構的新變化。
5月23日,記者在位于富縣的延安市橋北林區采訪,森林管護中處處涌現的現代化科技手段,既解放了人力,了森林管護的度,又使森林得以更好地保護。2014年以來,橋北以科技支撐林業發展,以智慧林業推動森林資源體制創新,正在加速實現由林業向智慧林業的轉變。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