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硅藻土/粘土輕質磚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普通的硅藻土隔熱磚是原礦按耐火磚的形狀切出,在800—850℃的溫度下燒成,或在硅藻土里加人少量可塑黏土和鋸木屑混練,成型并燒成,即可生產出硅藻土隔熱磚。可是要生產低密度;(0.4,0.5g/cm3)耐火磚,要用高品位的硅藻土(SiO2>80%;硅藻土SiO2 96%~97%)。還要有造孔手段。因為直接用天然硅藻土制作耐火磚難以達到低密度。
粘土保溫磚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耐火材料,通常使用的是體積密度1.3和1.0克/厘米3兩種,體積密度再輕的磚由于強度差,很少作為熱面耐火磚,大都用作高溫爐的保溫材料。該產品特點是氣孔率高、一般40%-85%;體積密度低低于1.5g/cm3;熱導率低,一般低于1.0W(m.K).它作用工業窯爐的隔熱材料,可減少爐窯散熱損失,節省能源,并可減輕熱工設備的質量。隔熱耐火材料機械強度、耐磨損性和抗渣侵蝕性較差,不宜于窯爐的承重結構和直接接觸熔渣、爐料、熔融金屬等部位。
煙囪內襯耐火磚砌筑及耐火泥漿的配制
砌筑內襯如厚度為半磚者,用順磚砌筑,交錯搭接1/2磚,大于半磚者,用順磚、頂磚交替砌筑,交錯搭接1/4磚。灰縫厚度,用粘土磚者不超過8毫米,用耐火磚者不超過4毫米。砌筑時,囪身與內襯的空氣隔熱層內,不允許落入砂漿和磚屑,囪身砌到內襯頂面時,挑出內檐,遮住空氣隔熱層的上口,以免灰塵落入,內襯頂不得與囪身接觸。如設計須填充隔熱材料時,應在內襯每砌4—5皮耐火磚填充一次,并輕輕搗實。為減輕隔熱材料的體積壓縮,通常沿內襯高度每隔2—2.5米設有一圈減荷帶。為保持內襯的穩固,一般在垂直方向每隔50厘米或8皮耐火磚的高度,在水平方向按圓周每長約1米處,上下交錯地設置一塊磚向外壁挑出,并支在外壁上。砌筑耐火磚的內襯時,要用小木錘敲打磚塊,水平和垂直灰縫要密實。耐火磚內襯砌筑完畢后,通常還剛一度黃泥漿,如有頭縫,長縫不密之處,應加嵌密。煙囪下部通常是一磚厚的內襯,內襯砌到煙道口時,要與煙道兩側的耳墻,同時交叉砌筑。砌到設計標高后,找好中心線,安放拱頂底模板,然后開始從兩側向中心砌筑磚拱頂。一磚厚的拱頂,按磚長立砌,磚與磚之間均勻交錯搭接1/4磚,灰縫一般在2—3毫米內,以不大于4毫米為宜。砌筑內襯用的耐火砂漿配合比一般為1:1:3(水泥:耐火泥:砂)或1:1.5—1:2(耐火泥:耐火磚砂),也可用耐火粘土30—35%和粘土熟料70—65%調水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