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唐三彩,彩瓷,彩釉,瓷器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品牌 |
其它 |
材質 |
粉彩瓷 |
擺掛形式 |
擺飾 |
表面工藝 |
印刷 |
尺寸 |
80*38cm |
風格 |
田園 |
工藝 |
雕刻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場景 |
家居 |
紋飾圖案 |
樓閣亭榭 |
造型 |
動物 |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 [1] ),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早、多出土于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2] 。
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筑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發現一批唐代墓葬,后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中外。自上世紀初唐三彩被發現以來,便受到中國以及世界藝術界的關注,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熱,不少紛紛把研究成果公之于眾。隨著唐三彩仿品的出現,辨別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見諸報端,這些文章繁榮了文化園地的同時,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并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難辨的三彩器。經過作舊之后便在城鄉不斷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屢屢上當中招。究其原因,一方面它們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內在的精神風格等方面,都幾乎達到了不錯的境界,另一方面它們又具備了常見論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舉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可見高仿三彩確實仿到了相當的水平,沒有火眼金睛則難辨真假。
唐三彩燒成溫度高約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藝不算復雜,制作原料隨處可見,胎釉配方早已公開,仿造高手人才輩出,有的還是唐三彩研究的。試想,行家運用現代技術“克隆”出來的仿品與真品還會有什么差別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備了。可以說,相同點已經達到了99%以上,余下還不到1%的較為特殊的特征,是無法仿造的,因為這特殊之處千的時間才能形成,人力暫無力為之。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