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品牌 |
本公司 |
材質 |
龍文雕紅絲硯 |
擺掛形式 |
擺飾 |
表面工藝 |
印刷 |
尺寸 |
80*38cm |
風格 |
田園 |
工藝 |
雕刻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場景 |
家居 |
紋飾圖案 |
樓閣亭榭 |
造型 |
動物 |
本公司長期征集龍文雕紅絲硯,如果您手上有相類似藏品需要出手,歡迎來電咨詢價格
本公司是一家化的藝術公司,業(yè)務范圍包括歷代中國書畫、油畫、瓷器、玉器、雕塑、銅鏡、金銀幣、古錢幣、工藝品等。古藝以電視臺和東方衛(wèi)視為依托,憑借其龐大的客戶網絡和藝術品交易市場,雄厚的人才優(yōu)勢和資金支持,進一步開拓內地市場,服務廣大藏家。
秉承“求真,務實,誠實,守信”的發(fā)展宗旨,以從事:藝術品,古今藝術品委,展覽銷售,宣傳策劃,鑒定估價等一系列化經營服務。致力于藝術品流通環(huán)節(jié),整合各方優(yōu)勢資源,開拓進取,為海內外收藏家和藝術品從業(yè)機構提供一個物暢其流、物盡其用的高層次、的健康、良性、的流通平臺。為繁榮中國藝術品市場,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提高中國藝品在世界上的地位。
下面是2020年龍文雕紅絲硯相關拍賣記錄(Artron數據)請參考
汝窯三足洗---估價500.00到500.00萬---成交價:RMB671.67萬---拍賣日期:2020年5月17日
清雍正 粉彩描金福壽八寶紋馬蹄洗---估價9.50到9.50萬---成交價:EUR17.25萬---拍賣日期:2020年1月8日
汝窯三足洗---估價500.00到500.00萬---成交價:RMB671.67萬---拍賣日期:2020年5月17日
明洪武 螢白釉暗刻龍紋折沿洗---估價5.00到8.00萬---成交價:RMB17.25萬---拍賣日期:2020年1月3日
清乾隆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環(huán)耳---估價12.00到18.00萬---成交價:RMB34.50萬---拍賣日期:2020年1月3日
汝窯三足洗---估價500.00到500.00萬---成交價:RMB671.67萬---拍賣日期:2020年5月17日
唐 三彩掛藍印花葵花洗---估價5.00到7.00萬---成交價:HKD15.00萬---拍賣日期:2020年4月21日
下面是歷年龍文雕紅絲硯相關拍賣記錄(Artron數據)請參考
宋 官窯葵口三足洗---估價650.00到650.00萬---成交價:HKD952.00萬---拍賣日期:2019年5月24日
宋 汝窯三足洗---估價1400.00到1800.00萬---成交價:HKD1840.00萬---拍賣日期:2010年4月25日
清乾隆 白玉八吉祥雙魚洗---估價280.00到350.00萬---成交價:HKD722.00萬---拍賣日期:2010年12月1日
汝釉三足洗 ---估價2000.00到2000.00萬---成交價:HKD2000.00萬---拍賣日期:2017年10月29日
清乾隆 白玉雙鳳活環(huán)耳四足洗---估價500.00到700.00萬---成交價:HKD1084.00萬---拍賣日期:2013年10月8日
南宋 官窯十棱葵瓣洗---估價3000.00到4000.00萬---成交價:HKD3820.00萬---拍賣日期:2016年6月1日
宋代 汝窯青瓷洗---估價560.00到560.00萬---成交價:RMB825.00萬---拍賣日期:2018年11月9日
劉文遠告訴記者,為了將《論語》中的全部內容雕刻到紅絲硯上,他翻閱了整部《論語》,并查找了很多關于《論語》的其他資料,“在硯臺上刻字非常耗費精力,一天下來,胳膊累得酸痛,眼睛也很疲勞。”為了早點完成這套作品,劉文遠每天早上5時起床,一直忙到天黑。“因為雕刻上的《論語》內容,涉及到不同的字體,所以有時候一天刻不了個字。”
為了讓作品更加,劉文遠堅持選擇不同造型的硯石。功夫不負有心人,近日劉文遠終于完成了這套作品。在這兩年的時間里,他耗費了很大的精力,但看著眼前這81方《論語》硯臺,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不僅如此,劉文遠還完成了《道德經》紅絲硯臺的雕刻,如今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將《孫子兵法》和中國書法史等傳統(tǒng)文化雕刻到紅絲硯臺上,全部完成后辦一個大型展覽。
龍文雕紅絲硯拍賣價格變動行情,紅絲硯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產于山東省濰坊地區(qū)的青州黑山和臨朐老崔崮,是一種制硯的石料。唐宋時期被列為四大名硯之一(即紅絲硯、端硯、歙硯、洮河硯)。歷代典籍對紅絲石、紅絲硯多有記載,有許多文人墨客以詩辭賦高度贊譽,把它推崇為名硯。
龍文雕紅絲硯價值,然而,紅絲硯在后來卻衰落,如今名氣遠遠比不上端硯、歙硯。“其主要原因是紅絲石的儲量極少,礦層較薄,開采困難,明清以后已經沒有紅絲石出產,因此它在四大名硯的位置也被山西澄泥硯所代替。如今,行內習慣上仍把紅絲硯和澄泥硯并列為中國名硯第四位。”廣東省中國文物鑒藏家協(xié)會副會長國均說。直到上世紀70年代,人們在山東臨朐老崖固新坑發(fā)現質地較堅、滑而不損毫的紅地黃絲石。前年曾在二沙島嶺南會展廳展銷這些現代山東紅絲硯,色質頗佳。但國均認為,相較之下,舊產紅絲硯臺更佳,但卻很。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