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張松茂版三顧茅廬瓷板畫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產地 |
景德鎮 |
表面工藝 |
彩繪 |
風格 |
中式 |
紋飾圖案 |
山水花卉 |
制作方法 |
彩繪 |
《三顧茅廬》瓷板畫大全套是陶瓷張松茂大師的之作,堪稱當代陶瓷史上工藝及藝術作品之!一舉囊括張松茂大師具收藏價值的《三顧茅廬》全系列三件珍品瓷板畫。《三顧茅廬》系列瓷板畫共三幅,分別是《初訪隆中》《風雪訪賢》和《孔明出山》。2005年《初訪隆中》瓷板畫創150萬元后,2010年,《風雪訪賢》瓷板畫在北京以1300萬元,再次刷新景德鎮單件藝術陶瓷成交價紀錄,2012年《孔明出山》瓷板畫以488萬價格成交。而事隔數年之久,這個系列的每一幅作品估值均已達到
3000萬,一套3幅的估值合共接近1億元!
《三顧茅廬之風雪訪賢》瓷板畫
劉備側頸望向遠處若隱若現的臥龍崗,烏云密布,風雪交加,也無法阻擋他惜才之心。天氣嚴寒,彤云密布,恰似原文中描繪: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松茂先生的此幅『三顧茅廬』,把文字無法盡然描寫的具象場景一一描繪。
《三顧茅廬之風雪訪賢》瓷板畫以黑白灰為主調的背景色,碩大的遒勁有力的迎客松裹上了層層冬裝,巧妙地利用粉彩中特有的“玻璃白”,其不透明的乳濁效果,把單一色調表現出豐富層次。劉關張三人策馬揮鞭,周身飛舞的風雪反襯著劉備求賢若渴之心。
三顧茅廬——求賢
三顧茅廬的故事取材于的《三國演義》,劉備三次敦請諸葛亮的故事叫做“三顧茅廬”,兄弟三人第三次拜訪諸葛孔明遭遇大雪,氣勢蒼茫的雪景與三人的豪情壯志相得益彰,襯托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迎風冒雪,求賢若渴的情境。
如今這個典故常用來寓意企業或主事人招賢納士,誠信待人,兄弟齊心,愿與君共創偉業。《三顧茅廬》瓷板畫大全套是陶瓷張松茂大師的之作,堪稱當代陶瓷史上工藝及藝術作品之!一舉囊括張松茂大師具收藏價值的《三顧茅廬》全系列三件珍品瓷板畫。
景德鎮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瓷器之國”的代表和象征,其制瓷歷史“始于漢世”,是一個水土宜陶的城鎮,在宋代皇帝宋真宗將年號景德賜給景德鎮之后,歷經元、明、清三代,設置“瓷局”、開設“御窯廠”,成為“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村村陶埏,處處窯火”、“天下窯器所聚”的全國制瓷中心。
以白瓷為著稱,素有"白如玉,明如鏡, 薄如紙,聲如磐"之稱
出品單位:景德鎮市張松茂陶瓷研究院
監制單位:亞太工藝美術品出品監制協會
品鑒大師:陶瓷珍品館館長—徐亞章
『三顧茅廬』之一《初訪隆中》瓷板畫
《初訪隆中》瓷板畫無論是人物的動作神態,還是明晰的層次幻化,都韻味,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其恢弘的氣勢震撼人心。
『三顧茅廬』之二《風雪訪賢》瓷板畫
《風雪訪賢》瓷板畫以黑白灰為主調的背景色,碩大的遒勁有力的迎客松裹上了層層冬裝,巧妙地利用粉彩中特有的“玻璃白”,其不透明的乳濁效果,把單一色調表現出豐富層次。劉關張三人策馬揮鞭,周身飛舞的風雪反襯著劉備求賢若渴之心。
三顧茅廬《初訪隆中》
《初訪隆中》瓷板畫無論是人物的動作神態,還是明晰的層次幻化,都韻味,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其恢弘的氣勢震撼人心。
場景既符合歷史真實又充分調動多種文化元素的寓意,人物刻畫于極細微處表達強烈的情感因素,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在黑與白的蒼茫間點出沖擊力的絢麗色彩則更具匠心。
畫面構圖嚴謹,色澤明亮,意境深邃,達到了藝術形式和變現內容的統一。
三顧茅廬瓷板畫(版)《三顧茅廬》系列瓷板畫共三幅,分別是《初訪隆中》、《風雪訪賢》和《孔明出山》。2005年《初訪隆中》瓷板畫創150萬元后,2010年,《風雪訪賢》瓷板畫在北京以1300萬元,再次刷新景德鎮單件藝術陶瓷成交價紀錄,2012年《孔明出山》瓷板畫以488萬價格成交。而事隔數年之久,這個系列的每一幅作品估值均已達到3000萬,一套3幅的估值合共接近1億元!九州文創是一家從事金銀制品、郵票、錢幣、玉石、書畫、瓷器、名表等藏品銷售的文化文創公司。文創收藏、投資與饋贈融為一體,通過電視媒體、新媒體、網絡直播等形式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具收藏投資價值的,并以收藏者的虔誠、從業者的專注、發展者的膽略、成功者的前瞻積極向前,不僅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更促進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為客戶提供具文化內涵的、有收藏魅力和投資潛力的藏品;為員工提供不斷學習、實踐、實現人生夢想的平臺;為社會貢獻豐富多彩的文化動力、推動文化事業的傳承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