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套人民幣合理價位,徐州套人民幣,套人民幣評估,從事套人民幣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特殊版別
1000元券版(耕地)是套人民幣中一枚狹長幣,其規格為150mm×62mm。除1000元狹長版外,套人民幣票幅規格長寬比例都是2:1左右,只有這版1000元券票幅比例是2:0.8。
5元第三版(牛)是現有五套人民幣中,印有“光華印刷廠印制”手寫體字樣的幣種。
500元第六版(瞻德城)、1000元第六版(牧馬)、5000元第四版(牧羊)和10000元版(駱駝)這四版人民幣的背面印有維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5000元第三版(駱駝)和10000元(牧馬)這兩版人民幣的背面印有蒙文“中國人民銀行”字樣。
5000元第五版(渭河橋)是套人民幣中一種從左向右書寫行名、年號以及面額文字的版本。
按規定,所有的人民幣在正背面都標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但只有佳木斯印刷出產的1000元紙幣,背面沒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原因可能是當時處在戰時,通訊不便引起的,因此這也成為套人民幣誕生于特殊歷史時期所具有的特殊之處的好注解,也是區別于后面幾套人民幣的重要一點。還有一張五元的牛圖,是一張上面印有“光華印刷廠印制”字樣的紙幣,也是由于當時的特殊歷史環境造成的。
從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共印制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的人民幣,小面額只有1元,大面額則是50000元。到套人民幣發行后期,1元券幾乎退出流通領域。印制工藝多樣,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為了用快的速度進行鈔票的印制、發行,以滿足解放戰爭的需要,當時只得采取應急措施,老廠新廠一齊上,新舊設備一齊用,工藝上采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膠印、凸凹合印、凸膠合印、膠凹套印等七種技術,紙張、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鈔票的質量差別較大、參差不齊。
套人民幣發行時期,由于戰事仍然沒有結束,以及后來一些資本家倒賣銀元、生活用品等原因,導致套人民幣通脹情況比較嚴重,因此從1948年12月起,到1950年1月,僅僅過了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大面額就從50元猛漲到10000元,之后在1953年底又發行了50000元。
2011年看到臺灣陳正統先生《人民幣版式收集探索(六)》一文中談到套人民幣中發現少量的拾元券“工人和農民”圖案英文水印券;壹仟元“錢塘江大橋”圖案星水印券;壹萬元“軍艦”圖案星水印券和壹萬元“雙馬耕地”圖案星水印券。為此,仔細鑒賞了所集一套人民幣又發現在兩種伍萬元券中也有相同規則的水印,此種水印并非印鈔前設計的,而是采用了具有水印的特種印鈔紙。這就打破了原來對一套人民幣提出“在防偽性能上除了一些特定的暗記外,均無水印”的說法。由此可見套人民幣紙幣由于它誕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隨著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陸續發行至全國各地,故其印制所用紙質、技術和印刷廠都是較第二、三、四套人民幣復雜得多。這就使得套人民幣紙幣具有更深廣的研究、鑒賞天地。
套人民幣紙幣在2000年前紙幣收藏家還未將其列入收藏系列,然而隨著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特別是港臺及海外華人收藏家看好套人民幣收藏的價值,在近幾年形成了收藏熱點,使得其價位節節上升,年年向上推高。尤其是高品位的六張蒙、維文版紙幣更是一券難求,身價百倍。這一勢頭使得國內外紙幣收藏家大為吃驚。國內很有聲望的老收藏家出讓了整套人民幣,其價位僅為17萬元人民幣。還遠遠不抵今天一張蒙文版壹萬元“牧馬”的價值。該鈔券在臺灣正理鈔幣社編印的“中國近代貨幣人民幣系列”書中9.5品標價35萬人民幣,全新品為100萬人民幣。真可謂是中國單張紙幣價位了!
一般項目:互聯網銷售(銷售需要許可的商品);日用百貨銷售:個人衛生用品銷售:家用電銷售;玩具銷售箱包銷售;鞋帽零售;五金產品零售;建筑裝飾材料銷售:文具用品零售:戶外用品銷售:服裝服飾零售;工藝美術品及禮儀用品銷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紡織品;化妝品零售;體育用品及器零售;皮革銷售;美發飾品銷售:母嬰用品銷售:寶首飾零售:汽車裝飾用品銷售;寵物食品及用品零售;電子產品銷售.(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