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含量500g保存方法置于陰涼干燥處沖調方法見包裝生產日期見包裝保質期見包裝
成分與功效特點:三重核心成分協同作用
成分 特性 協同功效
百合 性微寒,味甘,歸肺、心經,含秋水仙堿、黏液質等,善養陰潤肺、清心除煩。 與酸棗仁共奏滋陰之效,緩解陰虛火旺導致的失眠、口干、潮熱。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心、肺經,含茯苓多糖,能健脾利濕、寧心。 健脾以助氣血生化,解決 “脾虛失眠”(如多夢易醒、乏力),并調和百合寒性。
酸棗仁 性平,味甘、酸,歸肝、膽、心經,含酸棗仁皂苷,是經典藥材,能養心陰、益肝血、斂汗。 針對心肝血虛引起的失眠(如難入睡、心悸),搭配茯苓增強效果,搭配百合防燥膩。
輔助成分 常配蜂蜜(潤肺調味)、紅棗()、桂圓(溫補)、蓮子(清心)等,根據配方不同調整。 優化口感,增強健脾、等功效,平衡主成分藥性(如蜂蜜緩解茯苓淡味,紅棗中和百合寒涼)。

佳食用時間(根據功效需求選擇)
1. —— 睡前 1 小時服用
酸棗仁的成分在夜間吸收更佳,搭配百合的滋陰功效,可緩解入睡困難、多夢問題。
例:晚上 10 點左右服用 10 克,用溫水沖服,避免與咖啡、濃茶同服(影響藥效)。
2. 健脾養胃 —— 早餐后 30 分鐘服用
茯苓健脾利濕,搭配紅棗、桂圓等溫補成分,早餐后服用可幫助脾胃運化,改善食欲不振、乏力。
例:早餐后半小時,取 10 克膏方含服或沖水,適合脾胃虛弱的中老年人。
3. 緩解陰虛燥熱 —— 午后或晚餐前服用
百合清虛熱,適合午后潮熱、口干的更年期女性或熬夜人群,可在下午 3-4 點或晚餐前 1 小時服用,緩解內熱煩躁。

質地與口感特點:傳統膏方的典型優勢
1. 質地特性
稠厚膏狀:經慢火熬制后,水分蒸發,有效成分濃縮,一勺可拉成絲(傳統膏方 “掛旗” 標準),便于攜帶和保存。
易溶解:溫水沖服即化,無顆粒感,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尤其老年人、兒童)。
2. 口感風味
甘潤微苦:基礎配方以蜂蜜 / 冰糖調味,甜味為主,百合與酸棗仁略帶植物性苦味(不同品牌苦味程度不同),后味回甘。
自然清香:無化學添加劑,散發百合的清潤香氣、酸棗仁的淡藥香,口感溫和不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