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質期見包裝凈含量360g儲存方法見包裝沖調方法見包裝品牌明恩時方
總結:科學食用的核心原則
短期調節而非長期依賴:代餐粉適合作為體重管理、腸道調理的輔助工具(建議連續使用不超過 3 個月),長期仍需以天然食物為主;
個性化調整:根據年齡、健康狀況(如是否糖尿病、腸胃疾病)咨詢營養師后使用,避免盲目跟風;
“代餐 + 生活方式” 協同:配合每日 30 分鐘運動(如快走、瑜伽),提升代謝效率,效果更持久。

谷物復合膳食纖維代餐粉是一種以谷物為主要原料,搭配多種膳食纖維及其他營養成分制成的功能性代餐食品,常用于控制體重、補充膳食纖維或調整飲食結構。
核心成分與配方特點
基礎谷物原料
常見谷物:燕麥、玉米、糙米、小麥、蕎麥、藜麥等,提供碳水化合物、B 族維生素及植物蛋白。
特點:全谷物保留麩皮和胚芽,膳食纖維(如 β- 葡聚糖、抗性淀粉)和礦物質(鐵、鋅)含量更高,飽腹感強于精制谷物。
復合膳食纖維添加
水溶性膳食纖維:菊粉、低聚果糖(FOS)、聚葡萄糖、瓜爾膠等,能溶于水形成凝膠,延緩血糖上升,促進益生菌增殖。
不溶性膳食纖維:燕麥纖維、小麥纖維、抗性糊精等,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其他功能性纖維:魔芋粉(含葡甘聚糖,吸水膨脹性強)、奇亞籽(富含 Omega-3 和可溶性纖維)。
營養強化成分
蛋白質:大豆蛋白、乳清蛋白、豌豆蛋白,提升代餐的飽腹感和營養均衡性。
維生素與礦物質:添加維生素 B 群、維生素 C、鈣、鐵等,避免代餐期間營養缺乏。
其他添加劑:天然甜味劑(赤蘚糖醇、甜菊糖)、香精(如香草、草莓味)、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

谷物復合膳食纖維代餐粉的適用人群主要基于其 “高纖維、低熱量、營養均衡” 的特性,適合有體重管理、腸道調節、飲食結構優化等需求的人群。
體重管理需求人群
1. 需要控制熱量攝入者
適用場景:上班族因應酬頻繁需控制晚餐熱量、健身人群需計算每日卡路里、產后媽媽想溫和減重。
作用機制:代餐粉熱量低(約 100-150 大卡 / 25g),且膳食纖維吸水膨脹后能增強飽腹感,減少正餐的熱量缺口。
注意:建議替代 1-2 餐(如早餐或晚餐),而非三餐全替代,避免代謝率下降。
2. 易暴飲暴食或食欲旺盛者
適用場景:情緒化進食者、零食依賴者、夜間饑餓感強烈人群。
作用機制:水溶性纖維(如魔芋粉、菊粉)遇水形成凝膠,延長胃排空時間,降低進食沖動。

谷物復合膳食纖維代餐粉的適用人群主要基于其 “高纖維、低熱量、營養均衡” 的特性,適合有體重管理、腸道調節、飲食結構優化等需求的人群。
需注意的不適用人群
1. 特殊生理狀態人群
孕婦、哺乳期女性:需從天然食物中獲取營養,代餐可能無法滿足胎兒 / 嬰兒的營養需求,需咨詢醫生后使用。
低血糖患者:部分代餐熱量過低,若替代正餐可能引發頭暈,建議搭配蛋白質(如雞蛋、堅果)食用。
2. 消化功能較弱者
胃潰瘍、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過量膳食纖維可能刺激腸道,引發腹脹、腹痛,建議從低劑量開始嘗試(如 10g / 次)。
3. 對成分過敏者
若代餐含麩質(小麥、大麥)、乳蛋白、大豆等成分,過敏體質者需仔細查看成分表,避免過敏反應。

食用方式與劑量控制
1. 替代餐數與熱量缺口合理規劃
替代頻率:
每日替代 1-2 餐(如早餐 + 晚餐中的一餐),避免三餐全替代(易導致肌肉流失、代謝下降);
例:早餐用代餐粉(150 大卡)+ 1 個雞蛋(70 大卡)+ 半根香蕉(50 大卡),總熱量≈270 大卡,既控量又營養。
熱量計算:
代餐粉每日攝入量不超過 2 次(約 50g),總熱量≤300 大卡,剩余熱量從正餐中均衡獲取(如每餐包含蛋白 + 蔬菜 + 低 GI 主食)。
2. 沖泡與食用細節
水溫控制:
含益生菌的代餐需用 37℃以下溫水沖泡(高溫會破壞菌群活性);
純谷物纖維類可用 40-60℃溫水,避免開水導致膳食纖維結構破壞。
食用順序:
先喝水再吃代餐,或代餐粉沖泡后靜置 5 分鐘(讓纖維充分吸水膨脹),增強飽腹感;
避免與咖啡、濃茶同服,以防單寧酸影響膳食纖維的吸水效果。

食用方法與搭配建議
替代一餐的食用方式
取 25-30g 代餐粉,加入 200-250ml 溫水或低脂牛奶,攪拌均勻后飲用,可搭配 1 個雞蛋或少量堅果,增加蛋白質和健康脂肪。
加餐或膳食纖維補充
下午饑餓時用 15g 代餐粉沖飲,緩解饑餓感,避免吃零食。
與其他食材搭配
加入酸奶、香蕉、藍莓打成奶昔,提升口感和營養;煮燕麥粥時加入代餐粉,增加纖維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