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廠家新聞
產品別名 |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生活廢水治理設施,生活污水治理器,生活污水怎么處理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品牌 |
浩宇 |
規格 |
HYYTH-1 |
加工定制 |
是 |
1、設計依據
1)業主提供的有關資料;
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B標準;
3)室外排放設計規范(GBJ14-87);
4)環境噪聲標準(GB5096-93);
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6)給水排水工程和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有關技術規范;
7)我公司所完成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2、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準、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采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采用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3、設計范圍
1)從污水處理格柵井開始到處理設備的排放口為止。
2)污水工程的工藝流程,工藝設備選型,工藝設備的結構布置,電氣控制等設計工作。
3)污水處理工程的鋼砼結構,設備的施工、安裝、調試等工作。
4)污水工程的動力配線,由業主將主電引止污水工程的配電控制箱,配電分配箱至各電器使用點將由我公司負責?。
5)不包括廢水的收集管網及廢水排出界區的外排水管網。
第三章?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排放標準及設計規模
1、污水來源
生活污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合格水用于回用或排入附近水域(或市政污水管道),故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自公共排水、生活排水、等綜合生活污水。
2、污水性質
綜合生活污水。
1.一種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特異微生物產生生物絮凝劑,通過吸附橋聯作用、電荷中和作用和卷掃作用與垃圾滲濾液中的SS、COD、BOD發生聚合而沉淀,采用固液分離設備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的濾渣可作為生產有機肥的原材料,分離出的濾液經過進一步生物氧化系統處理后實現達標排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工藝包括生物聚沉除渣系統和生物氧化系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聚沉除渣系統包括格柵/沉砂池、調節池、生物絮凝池、沉淀池、集泥池、微生物培養池、生物聚沉反應池、固液分離設施。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氧化系統包括集水池、生化池、二沉池。
5.根據權利1所述的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生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異微生物芽孢桿菌Bacillussp.TC16,可產生生物絮凝劑。垃圾滲濾液與特異微生物發生生物絮凝反應,兩者的比例為10∶1~50∶1。
說明書
一種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方法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處理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快速處理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生物方法。
二、背景技術
垃圾焚燒廠產生的垃圾滲濾液主要是指垃圾在貯坑堆放過程中因有機質腐爛、變質、發酵而滲濾出來的污水。與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滲濾液不同,垃圾焚燒廠的垃圾滲濾液屬于新鮮滲濾液,BOD/COD比值相對較高,易于生化處理。
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水質特征:(1)懸浮性固體(SS)濃度高。焚燒廠垃圾滲濾液SS濃度常常在5000-10000mg/L,甚至有許多超過10000mg/L;(2)高COD、高BOD/COD比。由于垃圾焚燒廠內垃圾有機物含量高,在垃圾貯坑堆放的停留時間短,有機物來不及降解,導致焚燒廠垃圾滲濾液具有很高的COD,CODCr在40000-60000mg/L,同時BOD/COD比大于0.5,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3)高NH3-N,焚燒廠垃圾滲濾液NH3-N可常在300-1000mg/L;(4)鈣、鎂等濃度高,垃圾滲濾液都含有較高的硬度,通常Ca2+在3000mg/L以上,Mg2+在400mg/L以上。生活廢水治理設施
廠家 新聞 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生活廢水治理設備
根據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的特點,目前主要應用的處理方法有物化處理法和生化處理法。
生活污水治理器
物化處理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化學氧化、電解、吸附法、膜分離和氨吹脫法,具有受垃圾滲濾液水質影響小、出水水質較穩定的優勢,但其不足在于經濟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通常作為預處理或深度處理方法使用。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