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杭州丙綸除塵布袋,除塵布袋聯系方式,杭州除塵布袋,常溫除塵布袋 |
面向地區 |
全國 |
使用除塵布袋的初期,起主要作用的除塵機理是慣性碰撞、擴散和截留,此外,靜電力和重力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此期間的除塵效率比正常使用期稍低。但伴隨粉塵深濾料表面的粉塵層(通常稱為濾餅層),袋式除塵器在正常使用入濾料內部,使纖維空間逐漸減小,終形成附著在期主要是依靠這個初層及以后逐漸堆積起來的粉塵層起除塵作用。它通常依賴于濾料在厚度方向的纖維密度來決定過濾能力。即濾料所有纖維的表面積(濾料克重的影響;細旦絲的影響、纖維異型截面的影響、纖維比重的影響等等)。
粉塵特性:
粒徑:細粉塵(<5μm)需選擇纖維致密的濾料(如針刺氈),粗粉塵可選用透氣性好的機織布。
黏性:高黏性粉塵(如瀝青煙)需搭配易清灰濾料(如覆 PTFE 膜),避免黏結堵塞。
腐蝕性:酸性粉塵選 PPS、丙綸;堿性粉塵選錦綸、芳綸;強腐蝕選 PTFE。
清灰方式:
脈沖噴吹清灰(高頻次清灰):需濾料耐磨、抗拉伸(如針刺氈,纖維強度高)。
機械振打或反吹清灰:濾料需柔韌性好(如機織布,抗疲勞性強)。
匹配濾料材質
根據煙氣溫度、粉塵腐蝕性、黏性等核心參數選擇濾料:如高溫煙氣(180-200℃)選 PPS 或芳綸,避免用滌綸(超過 130℃易老化);含酸性水汽的工況選抗水解 PPS,而非普通 PPS(易脆化)。
高黏性 / 細粉塵(如瀝青煙、炭黑)選擇覆膜濾料(表面覆 PTFE 膜),減少粉塵嵌入纖維內部,降低清灰時的摩擦損耗;粗顆粒粉塵(如礦石粉)選耐磨性強的針刺氈(如滌綸針刺氈),而非機織布(易被沖刷破損)。
穩定氣流與粉塵濃度
避免風速過高:袋式除塵器濾袋表面風速(過濾風速)需控制在設計范圍內(一般 0.8-1.2m/min),風速過高會加劇粉塵對濾料的沖刷(尤其是布袋入口處),導致局部磨損。可通過調整風機頻率或增加導流板均衡氣流。
降低入口粉塵濃度:若前端粉塵濃度過高(如>50g/m3),需增設預處理裝置(如旋風除塵器、重力沉降室),減少進入布袋的粉塵量,降低濾料負荷。
優化清灰參數,減少機械損傷
合理設定清灰周期與強度:清灰過頻(如脈沖噴吹間隔<30 秒)會導致濾料反復拉伸、摩擦,加速老化;清灰不足則積灰過厚,阻力增大,甚至壓垮布袋。建議根據阻力變化自動調節(如阻力達 1200Pa 時啟動清灰,降至 800Pa 停止)。
控制清灰壓力:脈沖噴吹的壓縮空氣壓力需適中(一般 0.2-0.4MPa),過高會因沖擊力過大撕裂濾料(尤其是布袋與籠骨接觸的薄弱部位),過低則清灰不。
維護輔助系統
壓縮空氣凈化:確保油水分離器、干燥機正常運行,避免含油、含水的壓縮空氣進入布袋(油會黏結粉塵,水會導致濾料水解或結露),建議每季度更換過濾器濾芯。
風機與管道:定期清理管道內的積灰(防止突然掉落沖刷布袋),檢查風機葉輪平衡(避免氣流脈動導致布袋振動磨損)。
特殊工況的額外保護
易燃易爆粉塵(如煤粉、鋁粉):選用阻燃濾料(如經阻燃處理的芳綸),并在除塵器內設置防爆閥,避免火花引燃濾料;清灰用氮氣替代壓縮空氣,減少氧氣接觸。
強腐蝕性煙氣(如化工尾氣):除選用 PTFE 等耐腐濾料外,定期檢查除塵器殼體防腐層(如玻璃鱗片),防止殼體銹蝕導致粉塵泄漏,二次磨損布袋。
高溫波動工況(如間歇性生產的窯爐):在系統啟動前預熱濾料(如用熱風循環),避免冷煙氣突然進入導致濾料收縮開裂。
為確保安全,實際使用中需在理論耐溫上限基礎上預留10-20℃的安全余量:
例:PPS 濾料理論長期耐溫 200℃,實際設定上限為 180℃;瞬時耐受 220℃,則控制短期峰值不超過 200℃。
對于易燃易爆、值設備的工況(如垃圾焚燒爐),安全余量可提高至 20-30℃,避免因測溫誤差或突發超溫導致布袋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