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定制巷道修復機,巷道修復機工作原理,上海巷道修復機,生產巷道修復機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巷道修復機調整工作的要求
1、所有調整工作應在油溫達到20~50℃時進行,更佳油溫為40~50℃;
2、在調整工作壓力時,要加負載,否則數據不準易發生事故;
3、按一般常規調試某一個液壓閥,應按下列程序:
1)在調試的壓力管路上,安裝一個0~60MPa的壓力表;
2)松開調試閥上的固定螺母和調整螺栓;
3)將調整螺栓松開幾圈;
4)在液壓系統中或管路中建立一個液壓負載(阻力),例如:將液壓缸達到行程終點,或將液壓馬達管路上用一個適當的螺塞堵上受壓力的軟管;
5)緩慢擰緊閥上的調整螺栓,觀察壓力表數值,逐漸升高,達到規定要求數值;
6)擰緊閥上的緊固螺栓;
4、這些閥的壓力調整彼此是沒有關系的。
5、調整履帶的松緊
1)履帶太松,容易脫鏈,履帶太緊則加速鏈軌節磨損且消耗更多的動力。履帶在鏈輪與托鏈板之間的下垂量在 10~20mm。
2)漲緊履帶的方法為:從漲緊油缸的方孔處,用黃油槍打入通用鋰基潤滑脂;放松履帶的方法為:擰下單向閥,放出潤滑脂。
預防措施
1、在操作、維護以及修理前,閱讀和理解機器及說明書上所有安全警示標志;
2、在機器上工作時,不要穿戴寬松或破的衣服,不要佩戴戒指、松動的首飾;
3、在上車前和下車前切斷電源,防止上下車時誤碰操作手柄;
4、在對其進行維修時,要將巷修機停在一個水平、平穩的位置,防止在巷修機下面或上面工作時,巷修機晃動;
5、在只有升降機、千斤頂或者起重機支撐的情況下,不要在巷修機上作業;
6、在切斷或移動任何管、接頭或是相關單元時,先釋放管路中的壓力后再操作;
7、在進行任何操作時,將鏟斗或推土鏟降到地面上,或其已被正確鎖定,以防止其意外落下。
巷道修復機履帶式行走裝置,能承受較大的機重,爬坡能力強,接地比壓小,行走平穩,能適應陡坡行駛和急轉彎。行走裝置有兩條履帶,分別由兩套驅動裝置單驅動,實現整機的前進、后退與轉彎,同時也可使整機作原地旋轉運動。行走驅動裝置有兩條履帶,每條單用液壓馬達作動力,通過減速機驅動使車輛行駛。履帶板采用三齒式,其剛性韌性好。支重輪采用的浮動密封,運行平穩可靠、保養省時省力。履帶漲緊裝置由引導輪、漲緊彈簧及漲緊油缸組成。漲緊裝置主要用于保持履帶有一定的漲緊度及在工作和行駛過程起緩沖作用。采用黃油調整履帶松緊極為方便可靠。引導輪起轉向、支承、履帶漲緊三大作用。行走減速機采用國際流行的內藏式行走減速機,減速機是帶內置式液壓馬達極緊湊的傳動部件。其主要特點是結構緊湊,占有空間小、重量輕、傳動比大、安裝簡單、換油方便、啟動、運轉噪聲低。
巷道修復機履帶漲緊裝置由引導輪、漲緊彈簧及漲緊油缸等組成。巷道修復機履帶漲緊裝置主要用于保持履帶有一定的漲緊度及在工作和行駛時起緩沖作用,調整漲緊度時使用高壓黃油槍將黃油注入漲緊油缸,或擰下油缸單向閥前的油嘴排泄黃油來實現。由于漲緊油缸在漲緊彈簧作用下處于受壓狀態,頂開單向閥能開始排泄黃油即可。合理的漲緊度在驅動輪與引導輪之間測量,合理的下撓度不大于15~20mm,左右履帶的調整應保持一致。初步調整好后,應前后行駛幾次然后再檢查漲緊度。
工作機構主要由回轉機構、擺動機構、升降機構、主臂、主臂油缸、斗桿、斗桿油缸、鏟斗(或破碎錘)、鏟斗油缸等部件組成。控制回轉馬達伸縮可使工作裝置作左右旋轉,控制擺動機構可使工作裝置左右擺動。控制主臂油缸伸縮可使主臂作上下運動。控制副臂油缸伸縮可使副臂作前后運動。控制鏟斗油缸伸縮可使鏟斗作挖掘動作。鏟斗上裝有斗齒,磨損后可以更換。
巷道修復機的擴巷功能,一般的老巷道很小很窄,工作局面受限,沒有合適的機械可以通過,這樣就使巷道加寬加高,此時巷道修復機的功能就顯現了,快速開鑿巷道,節省人工,節省時間,效果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