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懸臂式掘進機價格,懸臂式撐靴掘進機,懸臂式掘進機液壓系統,懸臂式掘進機截齒價格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傳動方式 |
液力傳動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范圍 |
通用 |
挖掘機噸位 |
35噸以上 |
挖掘機械大小 |
大型 |
新舊程度 |
全新 |
懸臂式掘進機配合出渣方案:出渣采用出渣棧橋+有軌運輸結合方式。具體方案為:懸臂掘進機將渣土切入出渣棧橋上,通過皮帶機裝入列車編組。縱坡小于 2% 的工作面,渣土可直接由列車編組運至洞外,再由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至棄渣場堆放;縱坡在2%~10%之間的工作面,渣土需由列車編組運至設置在主洞與輔助坑道的交匯處的轉渣平臺,再由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至棄渣場堆放。
艾家營隧洞隧洞全長2418.426米,存在軟弱圍巖的施工風險,洞身圍巖巖層破碎,節理裂隙較發育,并且部分洞身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圍巖穩定性差,易發生坍塌、掉頂、涌水。為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施工安全,項目組經過有序組織、科學研判,終選用懸臂式掘進機在艾家營隧洞進行應用。
懸臂式掘進機主要由行走機構、工作機構、裝運機構和轉載機構組成。隨著行走機構向前推進,工作機構中的切割頭通過上下左右連續不斷移動破碎巖石,并通過傳送履帶將碎巖運走。懸臂式掘進機開挖作業,一是能夠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實現連續化作業。使用前每日開挖長度僅能到達3到4米,使用后每日掘進可達6米左右,并且開挖時同步進行出渣,開挖完成后可直接進行拱架支護,每循環開挖時間縮短一半;二是能夠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使用懸臂式掘進機有效控制超挖,可節省后續巖石襯砌的費用和噴射混凝土用量,同時開挖掌子面只需要2人,大大減少了人員投入與成本;三是能夠有效提高安全系數。在開挖過程中不進行爆破作業,無爆破震動,對圍巖擾動小,且一次開挖成型,減少后續人工修整,安全性大幅提高。
懸臂式掘進機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上循環噴射混凝土施作完畢后,挖掘機對上中下臺階進行整平處理,并在中臺階至上臺階間修路,路寬5m 左右,創造出掘進機行走及截割施作空間。同時,接通電源及冷卻水管,啟動機器,對掘進機進行截割前安全故障排查,確認可進行正常截割工作后,在兩位協助人員配合下由操作手將其開至上臺階。
懸臂掘進機上臺階法:掘進機到達上臺階后掘進機開始截割工作,同時挖掘機挖掉中臺階與上臺階間的臨時道路。整個上臺階掌子面分左右兩部分進行截割,掘進機靠左側,截割頭放置于臺階面高度處,對上臺階掌子面左側底部進行鉆進截割,截割深度約為一個截割頭長度(90cm),然后由下至上、由內向外截割,直至開挖輪廓線以內20~30cm。照此方法使其進尺達到2.0m,后由專人利用測量定位后的接電激光裝置,尺量指揮,截割至開挖輪廓線。
鑫通懸臂掘進機切割高度和切割寬度均在7m以上,可實現中等斷面隧道一次開挖成型,大斷面隧道分兩層開挖成型,適用于地鐵、公路、鐵路等中、大斷面隧道工程。該機專注硬巖切割可靠性設計,具有可靠性高、破巖能力強的特點,其工作機構一機多配,可適應不同地層施工,同時該機還配備了智能卷纜、聲光報警、軟啟動、遙控等功能。
為提高施工功效,確保施工安全,有效控制隧道超挖,控制施工成本,中鐵鐵路引進鑫通EBZ200懸臂掘進機,這是全線首臺隧道掘進機的工程應用,為隧道機械化施工探索實踐邁出積極一步。
鑫通懸臂掘進機進行開挖施工,通過懸臂掘進機開挖施工,一是開挖,可連續化施工作業,掘進機每循環開挖時間可縮短一半。二是施工成本控制效果顯著,掘進機施工易于控制超欠挖,開挖輪廓光滑平整,節約后續噴射混凝土用量,大大降低施工成本。三是掘進機在開挖過程中對圍巖擾動小,且一次開挖成型,減少后續人工修整,同時避免爆破開挖,安全性大大提高。四是踐行綠色天隴理念,掘進機由傳統的機械燃油開挖改為電驅掘進,減少對洞內施工環境的污染,有效改善施工人員作業環境。五是在開挖過程中作業人數少,掘進機開挖每班組掌子面只需3人,大大降低了人員投入,達到機械化減人目的。
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引進懸臂掘進機,主要應用于煤礦巷道的掘進施工中,其成巷,每天成巷長度可達30m以上,且經過近30年的研究及實踐,其在我國煤礦行業已經是十分成熟的煤巷綜合機械化掘進設備。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隨著懸臂掘進機的設計和制造水平逐步發展,重型機大批涌現,使用范圍不斷擴大,逐步推廣到水利水電、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鐵路等工程中。
江西鑫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始創于1992年,現有員工1300余人,總占地面積600余畝。公司秉承著“打造世界地下工程機械品牌”的企業愿景,致力于地下煤礦、非煤礦山及隧道工程成套裝備的研發與生產。現擁有萍鄉、沈陽、長沙三大研究院;六個現代化產業園區,其中涵蓋二個主機園區及一個智慧工廠、核心執行器園區、耗材園區、再制造園區,形成了從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再制造的完整產業體系,年產能超30億元。公司用心做好每款產品,以產品、感動式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先后榮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擁有400余項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