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絞盤式驅動后驅發動機二個
這是一款設計用于冬季各種降雪環境下的多功能的除雪車,可快速切換掃雪,拋雪,推雪鏟功能端,針對不同的降雪厚度使用不同的功能機頭。
本車采用封閉式駕駛室,視野寬闊,可見度高,帶有急停裝置,安全性能高,
雙引擎動力,前置功能端動力不受主車影響,動力充足。

SSJ18-16的工作效率如下:
薄雪清掃效率:在積雪厚度≤5cm 的情況下,可使用前置滾刷快速清掃,速度可達 8-12 公里 / 小時,能快速完成清掃任務。
厚雪清除效率:當積雪厚度在 5-15cm 時,可切換至 “掃雪 + 拋雪” 模式,拋雪距離為 5-8 米,能避免積雪二次堆積。雖然速度會有所減慢,但仍可較為地清除積雪。
此外,SSJ18-18 掃雪車高配車型配備智能操控面板,可一鍵調節掃雪裝置的高度、轉速、角度等參數,快速切換作業模式,減少手動調試時間,有助于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其封閉式駕駛室的恒溫環境可避免駕駛員因低溫導致肢體僵硬、反應遲緩,能維持穩定操作狀態,連續作業時長可達 4-8 小時,也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小型多功能除雪車相對路政車的核心優勢
靈活性更強,適應復雜狹窄場景
小型除雪車體積小巧(通常車長 3-5 米,寬 1.5-2.5 米),轉彎半徑小(多數≤5 米),可輕松進入路政車無法抵達的區域,例如:
鄉村小路、山區急彎路段、小區內部道路、廠區巷道、景區步道等狹窄空間;
人行道、公交站臺、學校門口等低矮區域(部分小型車可調整作業高度,避免碰撞護欄、路燈等設施)。
而路政車(如大型滾雪車、拋雪車)因體積大(車長常≥8 米,寬≥2.5 米),僅能在開闊的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等作業,無法應對狹窄或多障礙場景。
多功能性,利用率更高
小型除雪車普遍設計為 “一機多用”,除雪功能外,常可搭載其他附件實現:
非雪季作業:加裝灑水裝置用于道路降塵、加裝清掃刷用于日常路面保潔、加裝垃圾斗用于短途清運等;
復合除雪:部分車型可同時完成掃雪(毛刷)、推雪(鏟板)、拋雪(拋雪筒),甚至破冰(小型破冰齒),適應薄冰、壓實雪等復雜積雪情況。
而路政車多為 “單一功能”,除雪季外長期閑置,設備利用率低。
成本更低,適合中小規模需求
采購成本:小型車價格通常在 5-20 萬元,僅為大型路政車(50-200 萬元)的 1/10-1/5;
運營成本:油耗低(多為汽油機或小功率柴油機,百公里油耗 5-10L),維護簡單(零件易采購),且無需駕駛資質(部分車型可由普通 C 照駕駛);
適合預算有限的單位(如鄉鎮、物業、中小型企業、景區等),避免 “大設備小用途” 的資源浪費。
操作門檻低,響應速度更快
小型車操作簡單(多為方向盤 + 按鈕控制),普通人經短期培訓即可上崗,無需像路政車那樣依賴駕駛員;且車身輕便,可快速調度(如小區物業、鄉鎮應急隊可隨時出動),適合 “小范圍、快速響應” 的除雪需求(如夜間突降小雪,小型車可及時清理關鍵路段,避免積雪壓實)

易損件維護建議
提前儲備:根據作業量預估易損件壽命(如鏟刃、刷毛),在冬季來臨前儲備 1-2 套備用件,避免臨時損壞影響作業。
定期檢查:每次作業后簡單清潔并檢查易損件狀態(如鏟刃是否有缺口、刷毛是否脫落),及時更換輕微損壞部件,避免小損變大修。
適配環境:根據作業場景選擇耐用型易損件(如硬質路面選鋼板鏟刃,瀝青路面選橡膠鏟刃減少磨損;低溫地區選耐寒橡膠刷毛)。

小型除雪車更換功能端(如從推雪鏟換成掃雪刷、拋雪裝置等)的復雜程度,主要取決于設備的設計結構(是否為模塊化)、功能端的連接方式,以及操作人員是否熟悉流程。總體來說,模塊化設計的車型更換較簡單,非模塊化則相對復雜,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影響更換復雜度的核心因素
設備設計是否為模塊化
模塊化車型(主流設計):這類小型除雪車的功能端(推雪鏟、掃雪刷、拋雪頭等)采用標準化接口,通過快速連接裝置(如卡扣、液壓快接、螺栓組)與主機連接,更換時無需復雜拆解,屬于 “可拆卸式” 設計。
例:推雪鏟與主機通過 2-4 個液壓快接接口連接,搭配機械鎖止機構,熟練操作下 1-2 人 30 分鐘內可完成更換。
非模塊化車型(多為簡易改裝車):功能端與主機(如拖拉機、皮卡)通過焊接或固定螺栓剛性連接,更換需拆卸大量固定件,甚至切割改裝,適合長期固定一種作業模式,更換復雜度高。
功能端的動力連接方式
純機械連接(如鏈條、皮帶傳動):更換時需對齊傳動部件(如調整鏈條松緊),若涉及齒輪嚙合,需校準位置,否則易出現異響或卡滯,步驟稍繁瑣。
液壓 / 電動驅動:通過快接接口連接動力源(液壓泵、電機),只需確認接口匹配、管路無泄漏即可,連接效率更高,是目前主流設計(尤其小型車)。
二、更換的典型步驟(以模塊化推雪鏟換掃雪刷為例)
安全準備
停機熄火,拉起手剎,在輪胎下墊石塊防溜車;若為液壓系統,需釋放殘余壓力(操作升降桿至無動作)。
拆卸舊功能端
斷開液壓接口(若有):拔下快接插頭,用堵頭密封接口防進雜質;
解除機械固定:拆卸鎖止銷、卡扣或固定螺栓,兩人配合將推雪鏟緩慢放下脫離主機。
安裝新功能端
對齊連接位:將掃雪刷的連接架與主機接口對齊,插入定位銷;
固定機械結構:擰緊螺栓或扣緊卡扣,確保無松動(晃動間隙≤5mm);
連接動力源:插上液壓 / 電動接口,檢查管路是否扭曲,啟動設備測試升降、旋轉功能是否正常。
三、降低更換難度的注意事項
提前熟悉設備手冊:不同品牌的接口設計(如快接型號、螺栓規格)可能不同,按手冊步驟操作可避免錯裝。
定期維護連接部件:接口處的銷軸、卡扣若生銹,可涂抹防銹脂(冬季用低溫型),避免拆卸時卡滯;液壓接口保持清潔,每次插拔前擦凈油污。
單人操作輔助工具:若單人更換,可借助千斤頂支撐功能端(如推雪鏟),對齊連接位更省力。

避坑指南:3 個常見錯誤選擇
用雪鏟處理結冰路面:鏟面易打滑,可能導致車輛側翻,且橡膠刮板會被冰面磨壞。
用拋雪頭處理厚雪 / 壓實雪:進料口易堵塞,葉輪卡滯可能燒毀電機。
在狹窄區域用寬幅雪鏟:易碰撞路緣石、電線桿,導致鏟面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