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進口回收過期食品,煙臺回收過期食品,過期食品,快過期食品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木糖醇甜度與蔗糖相當,溶于水時可吸收大量熱量,是所有糖醇甜味劑中吸熱值大的一種,故以固體形式食用時,會在口中產生愉快的清涼感。木糖醇不致齲且有防齲齒的作用。代謝不受胰島素調節,在人體內代謝完全,熱值為10kJ/,可作為糖尿病人的熱能源。
測定方法編輯 播報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測定木糖醇原料藥中木糖醇的含量。本方法適用于木糖醇原料藥。
方法原理: 供試品加水稀釋后取適量置碘瓶中,加高碘酸鉀溶液及硫酸溶液后,再加碘化鉀,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滴定,近終點時,加淀粉指示液,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根據滴定液使用量,計算木糖醇的含量。
金屬材料性能為更合理使用金屬材料,充分發揮其作用,掌握各種金屬材料制成的零構件在正常工作情況下應具備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熱加工過程中材料應具備的性能(工藝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點、導電性、導熱性、熱膨脹性、磁性等),化學性能(耐用腐蝕性、抗氧化性),力學性能也叫機械性能。
材料的工藝性能指材料適應冷、熱加工方法的能力。金屬材料比表面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折疊機械性能
機械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現出來的特性。
1、強度:材料在外力(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材料單位面積受載荷稱應力。
2、屈服點(бs):稱屈服強度,指材料在拉抻過程中,材料所受應力達到某一臨界值時,載荷不再增加變形卻繼續增加或產生0.2%L。時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2(N/mm)表示。
3、抗拉強度(бb)也叫強度極限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大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N/mm)表示。如鋁鋰合金抗拉強度可達689.5MPa
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等性質的物質.金屬的上述特質都跟金屬晶體內含有自由電子有關.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鉑、銀、鉍以游離態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硅酸鹽.金屬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延展性良好的原因.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只顯正價.相對原子質量較大的被稱為重金屬.
由于金屬的電子傾向脫離,因此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常見的金屬(19張)
且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帶正價電,但當溫度越高時,因為受到了原子核的熱震蕩阻礙,電阻將會變大.金屬分子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伸展性良好的原因.
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銀、鉑、鉍以游離態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硅酸鹽.
不合格原因:很多市民會有疑問,蛋糕類食品中的鋁從何而來,怎么會超標呢?據質監部門分析,食品中出現鋁超標有兩種可能,一是因為生產者過量使用了泡打粉所致。泡打粉是由食粉配以不同的酸性材料或酸式鹽及一些填充劑配合而成,一遇水即產生反應將二氧化碳放出,而泡打粉內就含有明礬,也就是硫酸鋁鉀。如果生產廠家選擇這類泡打粉,做出來的產品品相光鮮,但產品中會含鋁成分。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出在模具上,如果模具是鋁合金的,那么模具里含有的鋁元素或許會進入到烘烤后的產品中。
危害:質監表示,鋁是一種低毒金屬元素,并非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不會導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鋁超標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人體攝入后僅有小部分能排出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蓄積,長期過量攝入會損傷大腦,導致癡呆,還可能出現貧血、骨質疏松等疾病,尤其對身體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兒童和孕婦產生的危害較大。
菌奶
溫奶是經過高溫瞬時滅菌(120~140℃,1~2sec.)而成,可在常溫下儲藏30~40天。傳統滅菌奶是長時間高溫殺菌制成的液態奶制品,可以在常溫下保存6個月以上。 [2]
消毒鮮奶和滅菌奶中蛋白質、乳糖、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含量基本上與原料乳相同,僅B族維生素有少量損失,但消毒奶的保存率通常在90%以上,滅菌奶也在60%以上,維生素C損失較大,但因它不屬于牛奶中的重要營養物質,故而對奶制品的營養價值影響不大,市售消毒牛奶常強化維生素A和維生素D,使它成為這兩種營養素廉價、方便的食物來源之一。 [2]
“生鮮奶”通常也叫生鮮乳(Raw Milk),是未經殺菌、均質等工藝處理的原奶的俗稱。市場上有少量“生鮮奶”以散裝形式出售,消費者購買后一般煮沸飲用。而市售的盒裝、袋裝等預包裝的純奶,則是將“生鮮奶”經過冷卻、原料奶檢驗、除雜、標準化、均質、殺菌(巴氏殺菌或溫滅菌)等工藝制成的,是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的產品。由于未經過均質工藝處理,“生鮮奶”的乳脂肪球較大,煮沸后會發生聚集上浮,從而帶來“粘稠”、“風味濃郁”的感官印象。不過,研究表明“生鮮奶”與經過巴氏殺菌的純奶其實在營養及人體健康功能方面并沒有顯著性差異。
引起“生鮮奶”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是來源于環境中的
牛乳中蛋白質含量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白)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組成,另有少量的其他蛋白質,如球蛋白和酶等。凡20℃下于pH4.6沉淀的牛乳蛋白被稱為酪蛋白。酪蛋白是一種耐熱蛋白質,但可在酸性條件下沉淀,酸奶和奶酪即是以這個原理制成的。在乳中酪蛋白與鈣、磷結合,形成酪蛋白膠粒,并以膠體懸浮液的狀態存在于牛乳中。乳清蛋白對熱不穩定,加熱時發生凝固并沉淀。牛乳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7%~89%,生物學價值為85,屬蛋白質。 [2]
脂肪
乳類脂肪約為2.8%~4.0%,以微粒狀的脂肪球分散在乳液中,呈很好的乳化狀態,容易消化吸收,吸收率高達97%。牛乳中的脂類主要以甘油三酯為主,少量磷脂和膽固醇,乳脂肪中脂肪酸組成復雜,油酸占30%,亞油酸和亞麻酸分別占5.3%和2.1%,短鏈脂肪酸(如丁酸、己酸、辛酸)含量較高,約為9%,是乳脂肪具有良好風味及易于消化的原因。 [2]
碳水化合物
乳類碳水化合物主要為乳糖,牛乳乳糖含量約為3.4%~5.4%。乳糖在腸道中能促進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促進腸道乳酸細菌,特別是雙歧桿菌的繁殖,改善人體微生態平衡,促進腸細菌合成B族維生素。有些人成年后多年不喝牛乳,體內的乳糖酶活性很低,不能分解乳糖,乳糖在腸道內被腸道微生物分解發酵,產生脹氣、腹瀉等癥狀,稱為乳糖不耐癥。這部分人群可以食用經乳糖酶處理的奶粉,或飲用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