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涼山金陽回收碳酸鋰,永州道回收碳酸鋰,南通如皋回收碳酸鋰,涼山寧南回收碳酸鋰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我公司長期回收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 碳酸鋰噸袋包裝機的結構原理:
1、變速送料機構:由變速電機、皮帶傳動、螺旋軸、送料噴嘴組成。進料口有吸塵口。
2、稱重架:根據肥噸袋包裝機的結構原理,稱重架與傳感器連接,將物料的重量信號傳輸到電箱,電箱控制整機的運行。稱量架上的升降缸鉤住包裝袋的角度。
3、電氣箱:將外部信號和傳感器的信號傳輸到電氣箱,電氣箱通過編程程序控制給料電機的啟動、停止、速度和升降。
回收電池級碳酸鋰
國內行業集中度較高
我國是碳酸鋰生產大國,在新能源政策提振下,近年來國內碳酸鋰產量平穩增長,從2016年的年產7.8萬噸增長至2022年的3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28%。從碳酸鋰生產格局來看,我國碳酸鋰生產區位與企業分布相對集中,行業集中度較高。
從碳酸鋰產品原料來看,目前碳酸鋰的生產來源主要有冶煉、提純和回收三部分,目前國內回收市場體量很小,碳酸鋰生產以冶煉為主要方式,常用冶煉原料包括鋰輝石、鋰云母與鹽湖鹵水三種類型。2022年,碳酸鋰產品中有12.3萬噸的鋰輝石產品、9.6萬噸的云母產品以及6.8萬噸鹽湖產品,占比分別為35.1%、27.5%和19.4%。
鋰輝石的特點主要是鋰含量高、雜質少,多用于生產電池級碳酸鋰。鋰云母品位相對低,含鋰量比鋰輝石少,且云母本身是銣銫伴生礦,雜質含量也更高,更常用于生產工業級碳酸鋰。鹽湖同樣有鋰含量和雜質含量的問題,尤其是我國的鋰資源稟賦相對一般鎂鋰比高,多數鹽湖產品為工業級碳酸鋰,需要進一步提純才能制備電池級碳酸鋰。
從國內碳酸鋰生產區域分布來看,主要的生產區域沿著資源分布,與上游冶煉企業區位重疊。碳酸鋰主要生產省份為江西、四川、青海三省,三省合計生產占比為77%,三省均是鋰礦資源集中分布地區。其中,江西是我國大的鋰云母資源分布省份,有南氏鋰業、贛鋒鋰業等龍頭,多為云母原料和進口鋰輝石原料生產碳酸鋰;四川是我國大的輝石資源分布省份,省內有天氣鋰業等大型鋰鹽生產商;青海是我國大的鹽湖鹵水分布省份,藍科鋰業、五礦鹽湖等是國內鹽湖原料碳酸鋰的主要生產商。
從我國碳酸鋰生產企業分布結構來看,上游生產商總量共有50—60家,行業集中度較高。2022年,全國產量居位的企業碳酸鋰產量合計為20萬噸,約占總產量的57%,生產格局較為集中。其中,產量大的企業南氏鋰電2022年產量為3.3萬噸,占比9%,行業尚無壟斷龍頭出現。
從碳酸鋰產品類型分布來看,電碳和工碳的產量分布較為均勻。其中,電池級產品產量稍多,2022年的生產總量約為18萬噸,約占總產量的51%;工業級年產量17萬噸,約占49%。
生產周期具備季節性
回收碳酸鋰
碳酸鋰的生產周期有一定的季節性特征,主要受到鹽湖季節性結冰、企業裝置定期檢修等情況影響。不過,碳酸鋰整體產能仍相對平穩,不會出現季節性斷產、斷供的極端情況,淡旺季的產量波動對階段性供需情況難有較大影響。
從過往經驗來看,每年1—2月,由于青海鹽湖結冰、企業例行裝備檢修、春節放假等因素,國內鹽湖產量普遍下降30%—40%。3月后,隨著氣溫升高,碳酸鋰產量則迅速回升,直到6月開工率達到頂峰。7月后,由于夏季高溫限電限產,碳酸鋰產量小幅下降,但是仍保持較高產量直到12月。
上游產能周期相對長
電池級碳酸鋰回收
從碳酸鋰的消費區域結構來看,下游需求結構較上游更為分散,與上游生產區域的重疊度也比較低,與正極材料市場區域分布重合度高。我國碳酸鋰主要的消費省份為江蘇、湖南、福建、廣東和湖北,2022年5省份合計消費量20.8萬噸,約占碳酸鋰總消費量的41%,排名的江蘇占比10%。
碳酸鋰的消費企業結構相應的也比較分散,其消費區域主要為電池正極材料企業分布密集的省份。江蘇代表企業有當升科技、常州鋰源、瑞翔新材料等眾多三元正極材料和磷酸鐵鋰材料企業;湖南則有裕能新能源、融通高科、湖南升華、長遠鋰科、湖南杉杉、瑞祥新材等眾多磷酸鐵鋰與三元正極材料企業;福建、廣東與湖北聚集了廈門鎢業、德方納米、常州鋰源(貝特瑞)、邦普循環、湖北萬潤等磷酸鐵鋰與三元正極企業。下游企業消費集中度較低。其中,磷酸鐵鋰材料企業總數20—30家,中低鎳三元材料企業30—40家,CR12占比47%,具有較強的長尾效應。大消費企業裕能新能源、德方納米、廈門鎢業消費占比分別為8%、7%、6%。
回收碳酸鋰廠家
碳酸鋰下游產品可分為傳統行業產品和鋰電池,碳酸鋰在鋰電產品中的應用更多集中在正極材料。在2022年碳酸鋰下游消費中,傳統行業產品占比僅為7%,鋰電池占比為93%。其中,81%為正極材料,7%為電解液。鋰電池的下游主要指向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儲能等,碳酸鋰傳統應用領域包括玻璃陶瓷、醫藥、潤滑脂等行業。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明顯,碳酸鋰作為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已成為碳酸鋰下游消費大的領域,并成為價格重要的主導因素。新能源汽車在碳酸鋰下游消費占比由2016年27%上升至2022年的60%,在2016—2022年碳酸鋰新增消費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達的69%。另外,儲能行業發展較快,未來潛力較大,但短期內對碳酸鋰需求的影響力仍不及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
主流電池正極材料可分為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可進一步分為中低鎳三元和高鎳三元)、鈷酸鋰、錳酸鋰四大類。磷酸鐵鋰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三元材料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鈷酸鋰主要用于消費電子電池;錳酸鋰主要用于兩輪電動車電池。2022年,我國四大正極材料需求合計40.9萬噸。其中,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作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主要的技術路線,2022年需求量分別為24.6萬噸和11.5萬噸,占比分別為49%和23%。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集中于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和三元材料動力電池。在2022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中,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83.8GWh,三元材料為110.4GWh,磷酸鐵鋰占比62%,三元材料占比38%。歷史上,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和三元材料占比隨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交替上升。近年來,由于刀片電池、CTP麒麟電池等技術創新,磷酸鐵鋰占比進一步擴大。
在鋰電儲能領域,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安全穩定性更高、循環壽命以及全周期成本更優。儲能電池產業處于發展初期,增速較快。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儲能電池裝機量超過100GWh,同比增長超過130%。未來隨著政策目標逐步實現以及磷酸鐵鋰逐漸成為儲能電池主流技術方向,儲能行業有望成為碳酸鋰新的需求支柱。
碳酸鋰
消息面上,因終端需求較差、成本倒掛,節前碳酸鋰生產企業陸續宣布減產檢修計劃。其中,9月25日盛新鋰能表示,全資子公司致遠鋰鹽近期將對產線進行正常檢修,具體時間待定。9月27日,志存鋰業宣布于9月29日至10月25日對部分基地設備進行檢修,預計10月份碳酸鋰減量3000噸左右。目前上下游維持博弈但下游逐步掌握主動,上游庫存累積。
李旎認為,節前出現頭部廠商集中減產,主要原因在于生產企業的自有礦并不能完全滿足冶煉能力,還需要進口鋰精礦用于生產,因此國內的碳酸鋰原料依存度一直較高。“將8月鋰輝石進口實物數量換算成1.87萬噸碳酸鋰當量來看,進口鋰輝石冶煉所得的碳酸鋰在總產量中占比大概是40%。當前國內碳酸鋰平均生產成本為144000元/噸,外購礦企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現貨價格下跌至160000—170000元/噸后,部分外購礦企業已出現成本倒掛。”李旎表示,如果這類企業陸續減產,整體產量水平可能繼續回落至3.4萬噸以下,環比下降18%。減產預期兌現后,供需錯配現象有望緩解,驅動碳酸鋰現貨價格繼續反彈。
一般項目:五金產品批發;化工產品銷售(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顏料銷售;化學產品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染料銷售;再生資源銷售;再生資源回收(除生產性廢舊金屬);塑料制品銷售;橡膠制品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家用電器銷售;針紡織品及原料銷售;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銷售;日用百貨銷售;食用農產品批發;金屬材料銷售;化妝品批發;服裝服飾批發;化妝品零售;日用品銷售;五金產品零售;汽車零配件零售;辦公用品銷售;建筑材料銷售;電子產品銷售;輪胎銷售;機械設備銷售;建筑裝飾材料銷售;針紡織品銷售。(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