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閘北長期銀漿回收,銀漿回收電話,東營銀漿回收,銀漿回收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銀微粒的大小與銀漿的導電性能有關。在相同的體積下,微粒大,微粒間的接觸幾率偏低,并留有較大的空間,被非導體的樹脂所占據,從而對導體微粒形成阻隔,導電性能下降。反之,細小微粒的接觸幾率提高,導電性能得到改善。微粒的大小對導電性的影響,從上述情況來看,只是一種相對的關系。由于受加工條件和絲網印刷方式的影響,既要滿足微粒順利通過絲網的網孔,又要符合銀微粒加工的條件,一般粒度能控制在3~5μm 已是很好,這樣的粒度僅相當于250目普通絲網網徑的1/10~1/5,能使導電微粒順利通過網孔,密集地沉積在承印物上,構成飽滿的導電圖形。
導電銀漿分為兩類:
①聚合物銀導電漿料(烘干或固化成膜,以有機聚合物作為粘接相);
②燒結型銀導電漿料(燒結成膜,燒結溫度>500℃,玻璃粉或氧化物作為粘接相)。銀粉照粒徑分類,平均粒徑<0.1μm(100nm)為納米銀粉; 0.1μm< Dav(平均粒徑) 10.0μm為粗銀粉。構成銀導體漿料的三類別需要不同類別的銀粉或組合作為導電填料,甚至每一類別中的不同配方需要不同的銀粉作為導電功能材料,目的是在確定的配方或成膜工藝下,用少的銀粉實現銀導電性和導熱性的大利用,關系到膜層性能的優化及成本。
伴隨著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薄膜按鍵、軟性印刷電路板、電磁屏蔽、電位器、無線網絡射頻識別系統軟件、太陽能電池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作為制備此類電子元器件的關鍵功能材料,導電銀漿的發展和應用也受到大家的普遍關注。除此之外,在現代科技進步行業,如航空、航天、海洋、計算機、測量與控制系統、同心機器設備、設備和儀器、汽車產業、各種感應器及民用型電子設備的制造都會很多應用導電銀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