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漳州回收大洋銀元幣,樂山回收大洋銀元報價,湖州回收大洋銀元電話,平頂山回收大洋銀元報價及圖片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民國十二年龍鳳壹圓大字版銀圓
民國12年(1923年)天津造幣廠鑄樣幣。此幣鑄造背景和正面圖案,錢幣學界頗有爭議。經查考魯迅先生的日記,現已能確證“十二章圖案”系魯迅先生會同許壽棠(即季市)、錢稻孫3人共同設計,原擬作的圖案,現鑄制在本幣正面。設計過程介紹如下:
魯迅先生于1912年2月應中華民國臨時教育總長蔡元培先生的邀請,到南京任職。不久,隨進北京。同年5月魯迅先生抵京,即在報到,直至8月才任命魯迅先生為檢事,隨后改任為社會教育司科科長。當時府決定由魯迅、許壽棠(即季市)、錢稻孫三人同擬圖案。3人接到任務后,即積極研究,共同設計一幅古為今用的十二章圖案,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能、獻,并將涵義逐一解釋于后……以上事例都可從1912年8月28日魯迅先生的日記和1913年2月當時編的月刊卷冊(文犢錄要)欄中《致擬圖說明書》中得到證實。
該圖設計精美,包羅萬象,匠心特(北京魯迅博物館現藏有錢稻孫先生捐贈的《擬民國初期鉛模》實物一方)。除此幣正面用該圖案外,尚有山東張宗昌于1926年試鑄金幣十圓及二十圓兩種。1926年直隸褚玉樸鑄銀輔幣一角、二角兩種。1926年張作霖鑄“陸海軍大元帥”壹圓紀念銀圓一種,1927年又鑄“中華民國十六年”壹圓紀念銀圓一種,先后總共十種之多。發行流通后深得民眾的喜愛。
該幣正面中間鐫十二章圖案,上雕“中華民國十二年造”;背面記值文字“壹圓”,根據“壹圓”2字的大小不同,此幣可定為大字版。
鄂豫皖省蘇維埃工農銀行壹圓銀圓
此幣是鄂豫皖省蘇維埃于1931年在安徽省金家寨附近的麻埠設立造幣廠,鑄造蘇維埃銀圓。
1932年正式發行,流通于鄂豫皖根據地。現搜集到壹圓銀圓兩種版本(其中一種鑄有俄文),每枚重27.18克,成色88%,幣面部分文字不清。1932年10月紅軍撤離根據地,銀圓即停止發行。
正面:“鄂豫皖省蘇維埃”、“工農銀行一九三二年造”,兩側小五角星,中間“壹圓”2字。
背面:外圈“全世界無產聯合起來”,點圈內為一地球圖,雕有鐮刀和錘子。
喀什大清星月銀幣
該幣背面有11顆星星和11個彎月連綴,此幣邊道五角隔鐫有“六三九八”、“三二七六”、“〇〇〇一”、 “〇三五七”等數字,經核查,實系電碼,應譯成“足湘壹兩”四字。
全國回收大洋銀元幣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