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景德鎮氫氧化鋰回收,氫氧化鋰回收放心省心,華陰氫氧化鋰回收,氫氧化鋰回收廠家回收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月末,主流高鎳材料企業少量補庫,粗顆粒成交價格繼續上漲。1月在高鎳電池沖量影響下,材料對電氫需求明顯上漲,市場出現缺口,價格加速上行。進入2月,主流廠家部分成交位于35-36萬元/噸左右,而后對外報價進一步上行趨近40萬元/噸。供給端2月部分廠家進入年度檢修,預計3月中下旬結束,需求端在節前高鎳搶裝結束后出現明顯的需求回調,但供給降幅大于需求降幅,致使2-3月氫氧化鋰缺口或將進一步放大,價格上漲明顯。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天華超凈決定推出本次定增預案,擬投資“四川天華時代鋰能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建設項目”、“宜賓市偉能鋰業科創有限公司一期年產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其中前者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項目總投資25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24億元;后者位于四川省宜賓市,項目總投資9.70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8.2億元。
上述兩個項目建成后,天華超凈新增電池級氫氧化鋰年產能8.5萬噸,將大幅提高公司氫氧化鋰產品的產能。天華超凈表示,此舉有利于公司繼續提高在氫氧化鋰產品上的規模效應,提升公司市場占有率,增強公司綜合競爭實力和抗風險能力。
進一步收購天宜鋰業股權
天華超凈擬斥資9.8億元收購天宜鋰業7%的股權,也是本次定增的一大看點。
此前在2018年11月份,公司宣布出資2.94億元,參與設立合資公司天宜鋰業,當時天華超凈持股42%,是天宜鋰業的大股東;晨道投資持股26%,是第二大股東;寧德時代持股15%,是第三大股東。
天華超凈在新披露的公告中表示,如今天宜鋰業已成為貢獻主要收入和利潤的子公司。天宜鋰業的全資子公司偉能鋰業未來還將建設5萬噸氫氧化鋰產能。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對天宜鋰業持股比例將由68%上升至75%,進一步提高對天宜鋰業的持股比例,與公司布局鋰電材料的發展戰略相符。通過進一步提高持有天宜鋰業的股權比例,公司能夠更好的分享天宜鋰業持續增長的收入和利潤,未來天宜鋰業實施的分紅也將更多的歸屬于上市公司。
天華超凈業務主要包括防靜電超凈技術產品、醫療器械產品、新能源鋰電材料。其中,在鋰電材料方面,天華超凈聯合寧德時代(300750)等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天宜鋰業,隨著天宜鋰業電池級氫氧化鋰一期項目持續穩定的量產輸出,鋰電材料業務得以快速增長,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3.16億元,凈利潤10.81億元。
事實上,今年元旦期間,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已突破30萬元/噸。隨后40余天,價格已上漲約33%。
在需求端,目前包括寧德時代、LG新能源、比亞迪、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遠景(參數丨圖片)動力、Northvolt、欣旺達、力神電池、中創新航等全球多家頭部電池企業到2025年的規劃產能已超過3000GWh,對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材料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據機構測算,未來五年,我國碳酸鋰市場供需矛盾仍難以平衡。僅2022年,我國碳酸鋰市場就將有約7%的供應缺口。
無偶,不單單是碳酸鋰,鎳、鈷,以及需要用到鋰的各種電池關鍵材料價格,目前也都維持在高位。
為了穩定原材料供應,近兩年,在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LG新能源等頭部企業的下,全球刮起了“掃礦”之風,旨在穩定原材料資源的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來看,目前我國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進口量占比依然較大,對外依存度非常高。
以鋰資源為例,我國雖然是全球第五大鋰礦資源國,但鋰礦資源大多分布在青藏高原等生態脆弱的地區,且交通不便,開發難度大,所以約80%的鋰都需要從澳大利亞、智利等國進口。然而,隨著相關鋰原產國政策的收緊,我國企業進口鋰產品也將面臨著許多不確定風險。
此外,鎳鈷等鋰電池關鍵資源的進口依存度更是高達90%。
一方面是全球汽車電動化和碳中和目標下對鋰電池需求持續高漲;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供應存在著安全風險;再者,碳酸鋰以及鎳、鈷等產品價格普遍高企。綜合因素影響下,從廢舊動力電池中回收鋰鹽、鎳、鈷等材料,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具有經濟價值和前景的產業了。
理論上看,每噸磷酸鐵鋰材料可回收碳酸鋰0.23噸;每噸三元材料可回收碳酸鋰0.38噸。而隨著回收技術的提高,資源回收率將大幅提升。近日,寧德時代表示,“公司鋰回收率已超90%,鋰回收目前已在供應保障中起到一定作用。”也間接表明了鋰回收在其資源供應保障,以及成本競爭力提升方面的作用。
但回收之路依舊道阻且長。
————— 認證資質 —————
全國氫氧化鋰回收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