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牡丹江回收大洋銀元幣,阿壩回收大洋銀元報價及圖片,內江回收大洋銀元報價及圖片,平頂山回收大洋銀元報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袁大頭在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廣、影響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由于它是實物,介于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袁大頭”的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錢”景一片看好。
民國十二年龍鳳壹圓大字版銀圓
民國12年(1923年)天津造幣廠鑄樣幣。此幣鑄造背景和正面圖案,錢幣學界頗有爭議。經查考魯迅先生的日記,現已能確證“十二章圖案”系魯迅先生會同許壽棠(即季市)、錢稻孫3人共同設計,原擬作的圖案,現鑄制在本幣正面。設計過程介紹如下:
魯迅先生于1912年2月應中華民國臨時教育總長蔡元培先生的邀請,到南京任職。不久,隨進北京。同年5月魯迅先生抵京,即在報到,直至8月才任命魯迅先生為檢事,隨后改任為社會教育司科科長。當時府決定由魯迅、許壽棠(即季市)、錢稻孫三人同擬圖案。3人接到任務后,即積極研究,共同設計一幅古為今用的十二章圖案,即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能、獻,并將涵義逐一解釋于后……以上事例都可從1912年8月28日魯迅先生的日記和1913年2月當時編的月刊卷冊(文犢錄要)欄中《致擬圖說明書》中得到證實。
該圖設計精美,包羅萬象,匠心特(北京魯迅博物館現藏有錢稻孫先生捐贈的《擬民國初期鉛模》實物一方)。除此幣正面用該圖案外,尚有山東張宗昌于1926年試鑄金幣十圓及二十圓兩種。1926年直隸褚玉樸鑄銀輔幣一角、二角兩種。1926年張作霖鑄“陸海軍大元帥”壹圓紀念銀圓一種,1927年又鑄“中華民國十六年”壹圓紀念銀圓一種,先后總共十種之多。發行流通后深得民眾的喜愛。
該幣正面中間鐫十二章圖案,上雕“中華民國十二年造”;背面記值文字“壹圓”,根據“壹圓”2字的大小不同,此幣可定為大字版。
袁世凱開國紀念幣俗稱大胡子幣
據傳此幣系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造幣廠鑄。
1912年3月,孫中山先生將臨時大之位讓給北洋軍閥頭目袁世凱。不久,南京造幣廠設計制造了“袁像”開國紀念幣,僅壹圓一種幣值。
但此幣缺乏史料記載,因而泉界爭論較大,有部分錢幣收藏家認為是程德全在任江蘇都督時所鑄的開國紀念幣。
正面:鐫袁世凱留長須的七分臉像,居中;雕“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九字,兩旁花飾。
背:點圈內為“壹圓”2字,兩側嘉禾和小葉相襯,英文為中華民國一元。
據傳此幣系民國5年(1916年)或民國8年(1919年)天津造幣總廠鑄造。
該幣史載不詳,舊說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自封,自定洪憲年號,于民國5年特制以下3種幣型紀念章。
另據《中國紀念幣考》中所載,該幣是民國8年天津造幣總廠廠長李伯琦令唐尚金所雕,正面系借用“共和紀念幣”之3個版別的面模,即系袁世凱正面戎裝像。背面為大飛龍圖案(采用臨摹“洪憲小飛龍拾圓金幣”圖案刻制而成),這3個版別的3條龍身和龍爪都大同小異,惟有龍翅各不相同,另外還鐫有“”和“洪憲”等字樣。
李廠長因其雕刻精美,故下令試鑄若干枚。至于后人有否加鑄以及確切的制造背景,還請泉家繼續考證。
因該幣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鑄制,數量又不多,故具有較高的收藏,現分別介紹于后。
側面像銀圓
1931年鄂西北革命根據地鑄,僅壹圓一種幣值。
正面:點圈內為側面像,外圈上鐫“中國蘇維埃造”6字,下為花飾。
背面:點圈內為交叉的鐮刀和斧頭及“壹圓”2字,外圈為花飾,鑄量很少。
云南富字銀圓
云南邊區富字銀圓,據說是民國32年(1943年)在鑄。有一兩正銀和半兩正銀2種幣值,現介紹一兩幣。
正面:一“富”字。
背面:上鐫緬文,下雕“一兩正銀”
眾所周知,一個錢幣的發展史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組成部分,就以我國為例來講,不同年代所生產的錢幣,不僅可以代表我國不同時期的社會演變,而且還可以在一枚枚的古幣身上反映出我國古代的、經濟文化、社會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另外對于我國的古幣來說大多數都是使用貴金屬或者是白銀做鑄造的,因此對于其錢幣的本身來說就有著非常高的市場,在加上時代所賦予錢幣的歷史研究,以及藝術欣賞就使得其市場一直呈現出了上漲的趨勢。
尤其是在近年來,清朝所鑄造的錢幣成為了收藏者們的熱門,而在版式繁多的清朝錢幣中,光緒元寶成為了廣大收藏者們主要的收藏對象,但是在光緒元寶成為熱門藏品的藏品,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的質疑聲說:“都說光緒元寶北洋造價格很高,者到底可不可信”?今天小編就這一問題,來給廣大收藏者們具體的分析一下,這光緒元寶錢幣到底值不值得收藏者們收藏。
在近兩年的古錢幣市場上,小編發現很多收藏家不太情愿收藏品相不好的藏品,而關于稀見種類或極美品相的錢幣,采購熱情較高。如今比較好出手的光緒元寶、大清銀幣、孫小頭的商場可以說是古錢幣的。
那么,有品相好且稀有的錢幣究竟在哪里呢?究竟還存世多少呢?咱們無從知曉。
古錢幣收藏市場的活躍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各類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古錢幣紛紛走進大眾視野,光緒元寶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