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臺州碳酸鋰回收,萍鄉回收碳酸鋰新的報價行情,濟寧回收碳酸鋰量大價優,孟州回收碳酸鋰回收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可以看到,節后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由于下游的市場需求,大多數原材料供應短缺明顯,價格短期內仍保持上行。
但是,鋰電原材料的持續漲價對于中下游企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喜事。根據近期公布的業績預告來看,絕大多數鋰電上游材料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中游電池制造商以及下游整車企業承擔了較大的成本壓力。
比如孚能科技、保利新、南都電源等,2021年預計分別虧損8-11億元;1.1-1.58億元;12.7-9.8億元。南都電源還因業績預虧收到《關注函》。
對于業績的預虧,孚能科技表示,受到原材料價格大幅持續上漲的影響,導致產品成本上漲,拖累年度業績;另一方面,動力電池行業的平均市場售價過去數年整體呈下降趨勢也是業績虧損的原因之一。
保利新則表示,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但電池價格向下游傳導滯后,導致下游銷售價格漲幅顯著低于原材料價格漲幅。
整車廠方面,比如特斯拉、比亞迪等均受到了缺芯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正通過提價疏導成本壓力。1月21日,比亞迪消息,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等影響,比亞迪汽車將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元-7000元不等。此次調價將于2月1日起生效,在此之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影響。
頭部電池廠加速“跑馬圈地”
相較之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卻交出了一份的“成績單”。市場端,2021年,寧德時代的裝機量達96.7GWh,同比增長167.13%,其市場份額較2020年提升8個百分點達32.6%,連續五年摘得全球的桂冠。
業績方面,寧德時代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為140億-165億元,同比增長150%-195%,為公司2018年上市以來高的利潤水平。
寧德時代2021年業績超預期的原因有三,一是電池供不應求;二是提前大量儲備了產業內較為緊缺的原材料,避免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碳酸鋰等原材料大幅提價影響利潤率水平;三是儲能業務放量,回收等原材料相關業務盈利提升。
相比中小企業,頭部電池廠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把控力、原材料的提前部署、采購端的執行力、產品價格周期的理解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同時還在上游加速跑馬圈地。
如寧德時代2022年就馬不停蹄地先后合作了永興材料、天華超凈、嘉元科技,繼續鎖定原料供應;國軒方面,位于江西宜春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的一期已完成產線調試工作,開始順利產出碳酸鋰產品。預計到2022年4月,科豐公司可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可有效保障國軒碳酸鋰供應。
此外,產能規模大的電池企業在原材料采購和生產運營方面具有明顯的規模優勢,規模效應能夠帶來動力電池成本持續下降。為此,加速產能釋放也是電池企業實現業績增長的關鍵。
在產能爬坡方面,春節期間,多數主要電池廠均表示,生產一線員工春節無休,力爭開門紅。寧德時代方面稱,目前在國內很多已投產的生產基地春節假期里加班生產,處于滿產狀態。
在抓緊生產的同時,電池們也在爭相增資擴產。據起點鋰電大數據統計,1月以來,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蜂巢能源、SKI、欣旺達、遠景動力等企業多個項目開工,總投資超870億元,預計將新增產能超200GWh。
此外,中創新航、比亞迪、楚能新能源、春蘭等還有多個新項目落地簽約。
不過,盡管各家企業都在加速擴產,但從建廠到投產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預計今年動力電池產能壓力仍然明顯。同時,目前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上漲的情況,隨著材料企業擴產預計在下半年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緩解。
消息面上,電子盤碳酸鋰提單買賣協議價達到470元/千克。本輪鋰鹽周期起始于2020年10月,其中碳酸鋰從彼時的4萬元/噸上漲至目前的接近50萬元/噸。大宗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有個特點,上漲速率越快,持續周期就越短,反之亦然。不過,商品價格運行的核心卻是供需關系,供應持續小于需求,就難言上漲趨勢的結束。
2021年底,贛鋒鋰業副總經理劉明參加公開活動時曾提出,“從供需建設周期看,鋰電池周期六個月,有些只需兩個半月。供給端的正極材料需要約1年時間,慢的要1.5年,鋰材料約2年半時間,有些地方需要3年。”
反觀鋰礦的擴產,則需要“勘探,采礦許可,采礦,選礦等上游產能釋放需要時間。”
主營行業:廢化工原料回收 |
公司主營:回收熱熔膠,回收石蠟,回收聚醚多元醇,回收塑料助劑--> |
采購產品:回收染料,回收聚醚多元醇,回收橡膠,回收化工原料 |
主營地區:全國 |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
公司成立時間:2017-10-25 |
經營模式:貿易型 |
公司郵編:057350 |
公司郵箱:3302053655@qq.com |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