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抵押頂賬廢油回收,吳忠廢油回收,廢油回收,廢油回收常年回收 |
面向地區 |
全國 |
乳聚丁苯橡膠是合成橡膠中消費量大的膠種,乳聚丁苯橡膠產品分為通用品種和特殊品種兩大類。 通用品種有1000、1500、1600、1700、1800和1900 共計6個系列, 其牌號多達數百種。特殊品種包括液體丁苯橡膠、高苯乙烯丁苯橡膠、丁苯吡橡膠和羧基丁苯橡膠等。
SBR-1500是通用污染型軟乳聚丁苯橡膠的典型品種,生膠粘著性和加工性能均優,硫化膠耐磨性能、拉伸強度、撕裂強度和耐老化性能較好。SBR-1500廣泛用于以炭黑為補強劑和對顏色要求不高的產品,如輪胎胎面、翻胎胎面、輸送帶、膠管、模制品和壓出制品等。
SBR-1502是通用非污染型軟乳聚丁苯橡膠的典型品種,其性能與SBR-1500相當,有良好的拉伸強度、耐磨耗和屈撓性能。SBR-1502廣泛用于顏色鮮艷和淺色的橡膠制品,如輪胎胎側、透明膠鞋、膠布、醫療制品和其他一般彩色制品等。
SBR-1712是一種填充高芳香烴油的軟乳聚丁苯橡膠的污染性品種,它具有優良的粘著性、耐磨性和可加工性以及價格便宜等優點。SBR-1712廣泛用于乘用車輪胎胎面膠,輪胎胎面膠、輸送帶、膠管和一般黑色橡膠制品等。
乳聚丁苯橡膠的生產技術在19世紀20年代后期逐漸成熟,此后對工藝又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并朝著裝置大型化方向發展,自動化控制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并且己達到相當的水平。
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從1990年起用了4年時間對氯化橡膠粘度分級控制、四氯化碳回收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其技術特點為:(1)建立了粘度控制的數學模型,使產品粘度控制相對偏差達到了國際水平;(2)四氯化碳的消耗定額為700kg/t。該技術在國內處于地位。然而四氯化碳消耗定額仍然很高,是20世紀80年代國際水平的3~4倍(英國公司的消耗定額為180kg/t)。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并于1994年在江蘇和揚州建成了2套裝置,但運行效果并不理想。1995年聯合國執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對四氯化碳使用要求進行限制,導致開發四氯化碳的替代物或氯化橡膠新工藝已成為當務之急。國內四氯化碳的替代物研究近幾年沒有多大進展。
只有安微省化工研究院開發了500t/a規模水相法氯化橡膠技術,尚未工業化生產。據有關分析,近年來,我國氯化橡膠的年需求量在1萬t以上,目前,我國國內氯化橡膠總生產能力大約為2500t/a,實際產量不足1000t/a,因此,大力開發氯化橡膠這一產品是非常必要的。浙江水相法氯化橡膠的性能已達到同類溶劑法氯化橡膠的水平,而且價格要低10%左右。
色母是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一種塑料、纖維的著色新產品,它是把顏料超常量均勻的載附于樹脂中而制得的聚合物的復合物。色母主要組成為著色劑、載體、分散劑三部分。
據相關資料獲悉,亞洲地區的其他國家對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長率約7%-9%,可我國對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長率為20%左右。預計中國將成為色母需求量增長快的市場。特別是彩色和添加母粒,我國要依賴進口。我國已成了亞洲地區色母市場的大生產國和消耗國。我國有330家生產色母的企業,其中塑料級色母廠已經達到了 300家,纖維級色母廠為30家,這些色母生產廠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山東、浙江、江蘇、上海、遼寧、天津、北京、河北等省市。我國色母粒年生產能力在1000噸以上的企業有將近50家,全國色母生產能力為每年30萬噸,2001年我國色母的需求量不到12萬噸。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導致國內色母行業普遍開工不足,除新建生產裝置增速過快,產品訂單不足等因素外;其中重要因素是國產色母產品結構單一,品種不全,通用型產品占很大比重,而高濃度和濃度、多功能性色母及細旦纖維用色母所占比重較少。反觀色母技術水平較高的國家,顏料、分散劑等原材料品種,已形成了系列化和化產品結構。在品種開發方面,我國色母生產廠家已經開發出了纖維用色母、薄膜用色母、電線電纜用色母、聚烯烴色母、PVC色母、注塑制品用色母。有關認為,未來色母將朝著多功能化、高顏色含量和高技術含量方向發展,色母的發展伴隨著對生產技術的提高。
黃原膠是目前國際上集增稠、懸浮、乳化、穩定于于一體,性能的生物膠。黃原膠的分子側鏈末端含有丙酮酸基團的多少,對其性能有很大影響。黃原膠具有長鏈高分子的一般性能,但它比一般高分子含有較多的官能團,在特定條件下會顯示特性能。它在水溶液中的構象是多樣的,不同條件下表現不同的特性。
1、懸浮性和乳化性
黃原膠對不溶性固體和油滴具有良好的懸浮作用。黃原膠溶膠分子能形成超結合帶狀的螺旋共聚體,構成脆弱的類似膠的網狀結構,所以能夠支持固體顆粒、液滴和氣泡的形態,顯示出很強的乳化穩定作用和高懸浮能力。
2、良好的水溶性
黃原膠在水中能快速溶解,有很好的水溶性。特別在冷水中也能溶解,可省去繁雜的加工過程,使用方便。但由于它有的親水性,如果直接加入水而攪拌不充分,外層吸水膨脹成膠團,會阻止水分進入里層,從而影響作用的發揮,因此注意正確使用。黃原膠干粉或與鹽、糖等干粉輔料拌勻后緩促加入正在攪拌的水喂,制成溶液使用。
3、增稠性
黃原膠溶液具有低濃度高粘度的特性(1%水溶液的粘度相當于明膠的100倍),是一種的增稠劑。
石油潤滑油的用量占總用量90%以上,因此潤滑油常指石油潤滑油。主要用于減少運動部件表面間的摩擦,同時對機器設備具有冷卻、密封、防腐、防銹、絕緣、功率傳送、清洗雜質等作用。主要以來自原油蒸餾裝置的潤滑油餾分和渣油餾分為原料。潤滑油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潤滑性,它們與潤滑油餾分的組成密切相關。粘度是反映潤滑油流動性的重要質量指標。不同的使用條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負荷和低速度的機械要選用高粘度潤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環境中,由于溫度、空氣中氧以及金屬催化作用所表現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據使用條件會生成細小的瀝青質為主的碳狀物質,呈粘滯的漆狀物質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質,從而降低或喪失其使用性能。潤滑性表示潤滑油的減磨性能。潤滑油添加劑概念是加入潤滑劑中的一種或幾種化合物,以使潤滑劑得到某種新的特性或改善潤滑劑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添加劑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劑和金屬減活劑、極壓抗磨劑、摩擦改善劑(又名油性劑)、清凈分散劑、泡沫抑制劑、防銹劑、抗氧防腐劑、流點改善劑、粘度指數增進劑、抗乳劑等類型。市場中所銷售的添加劑一般都是以上各單一添加劑的復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單一添加劑的成分不同以及復合添加劑內部幾種單一添加劑的比例不同而已。
粘度反映油品的內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一項指標。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劑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
又叫化工輕油、粗汽油,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產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輕質油,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種不同的餾程,中國規定餾程為初餾點220℃左右。作為生產乙烯的裂解原料時,采用70℃~145℃餾分,稱輕石腦油;當以生產芳烴或高辛烷值汽油為目的時,采用70℃~180℃餾分,稱重石腦油;用作溶劑時,則稱溶劑石腦油;來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劑也稱重石腦油或溶劑石腦油。
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稅率的通知》(財稅[2008]167號)文件規定,石腦油的征收范圍包括除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溶劑油以外的各種輕質油。非標汽油、重整生成油、拔頭油、戊烷原料油、輕裂解料(減壓柴油VGO和常壓柴油AGO)、重裂解料、加氫裂化尾油、芳烴抽余油均屬輕質油,屬于石腦油征收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