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回收分散機,回收螺桿擠出機,回收液壓三輥研磨機,回收乳膠漆設備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高速分散機:用于顏料、樹脂、溶劑等原料的預混合和分散,關鍵部件為分散盤和電機,回收時需檢查分散盤磨損情況、轉速穩定性及電機運行噪音。
捏合機:適用于高粘度涂料(如膩子、厚漿涂料)的混合,關注攪拌槳葉的磨損、腔體密封性及加熱 / 冷卻系統(如夾套)是否完好。
砂磨機(珠磨機):用于顏料的超細研磨(如色漿生產),分為臥式、立式,核心是研磨介質(鋯珠等)的損耗、研磨腔的耐磨層(如聚氨酯或陶瓷涂層)完好度,以及分散軸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
攪拌與反應設備
攪拌罐 / 反應釜:用于涂料的調配、反應,材質多為碳鋼(帶防腐涂層)或不銹鋼,需檢查罐體是否有腐蝕、泄漏,攪拌槳的平衡度及傳動系統(減速機、電機)的運行狀態。
靜態混合器:用于連續化生產中的物料混合,檢查內部混合單元的結構完整性,是否有堵塞或磨損。
過濾設備
袋式過濾器、板框過濾器:用于去除涂料中的雜質,回收時關注濾材安裝精度、密封性能(避免過濾后二次污染),以及框架的銹蝕情況。
離心過濾器:依賴離心力分離雜質,需檢查轉鼓平衡性、電機負載能力。
灌裝與輔助設備
涂料灌裝機:自動或半自動灌裝,檢查計量精度、灌裝頭的密封性(防止滴漏)。
研磨介質(如鋯珠、玻璃珠):評估其粒徑均勻度和磨損程度,可二次利用于低要求生產。
溶劑回收機:用于回收生產中的有機溶劑(如甲苯、二甲苯),檢查冷凝系統、真空系統的效率。
三、回收流程與注意事項
流程建議
現場勘查:攜帶技術人員(如設備工程師)實地查看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空載 / 負載測試(如用模擬物料測試分散機的分散效果)。
價值評估:結合設備品牌(如國產的龍鑫、進口的德國耐馳)、使用年限、狀態,參考同型號二手市場價格,避免回收。
簽訂合同:明確設備型號、數量、狀態描述、驗收標準(如試運行 72 小時無故障)、付款方式及違約責任(如隱瞞故障的賠償條款)。
拆卸與運輸:大型設備(如反應釜、砂磨機)需團隊拆卸,避免暴力操作導致部件損壞;運輸時固定設備(尤其是精密部件如儀表),防止顛簸損壞。
風險規避
環保風險:若設備曾用于含重金屬、有毒溶劑的涂料生產,需確認是否經過清洗(如用溶劑沖洗腔體),避免殘留物料造成二次污染。
隱性故障:部分設備(如砂磨機)的研磨腔磨損可能肉眼難以察覺,可通過檢測研磨后物料的細度(用細度計測量)判斷性能。
3. 合規性與安全性
防爆要求
若分散機用于易燃易爆物料(如溶劑型涂料),需確認是否為防爆電機、防爆接線盒(查看防爆標識 “Ex”),電路是否符合防爆等級(如 Ex dⅡBT4),避免回收后因不達標被環保或安全部門處罰。
權屬與歷史記錄
要求賣方提供設備銘牌(標注型號、功率、生產廠家、出廠日期)、購買憑證(發票、合同),確認使用年限(一般分散機設計壽命 8-12 年,超過 10 年需評估核心部件老化程度)。
詢問過往用途:若用于分散含高硬度顆粒的物料(如石英砂涂料),分散盤和軸的磨損可能更嚴重;若長期閑置,需檢查電機是否受潮(用搖表測絕緣電阻,應≥0.5MΩ)。
三、回收流程與風險規避
1. 回收流程建議
現場試機
帶同類物料(如涂料半成品)進行負載測試:觀察分散后物料的細度(用刮板細度計測量)、均勻度(與新設備處理效果對比);運轉 30 分鐘以上,觸摸電機、減速機外殼溫度(超過 60℃可能提示散熱不良)。
價值評估
參考公式:二手價值≈(新設備價格 × 剩余壽命比例)- 維修翻新成本。例如,一臺原價 10 萬元的分散機,使用 5 年(剩余壽命 5 年),若需更換電機(約 1 萬元),則合理價格約為 10×5/10 -1=4 萬元(僅供參考,需結合品牌和市場行情)。
合同條款
明確 “設備無重大故障(如軸斷裂、電機燒毀)”“試運行 7 天無異常” 等驗收標準;約定違約責任(如隱瞞故障,賣方需退款并賠償運費);注明設備拆卸、運輸責任方(大型設備建議賣方負責,避免自行拆卸損壞)。
分散系統(分散軸、分散盤)
分散軸
直線度:用水平儀或直尺貼靠軸身,檢查是否彎曲(彎曲會導致運轉時劇烈振動,降低分散均勻度);若設備可運轉,觀察軸端是否有明顯的偏心擺動(擺動幅度超過 0.5mm 需警惕)。
磨損與材質:測量軸徑(與設備手冊對比,磨損量超過 1mm 會影響與軸承的配合);若為不銹鋼軸,檢查表面是否有銹蝕、劃痕(避免污染物料);碳鋼軸需確認鍍鉻層是否完整(脫落處易生銹)。
分散盤
結構完整性:查看葉片是否變形、開裂(尤其是邊緣和焊接點),變形會導致剪切力不均勻,分散效率下降;用卡尺測量葉片厚度(過度磨損會使分散力減弱)。
連接牢固性:檢查分散盤與軸的固定螺絲是否松動、滑絲,焊接處是否有虛焊(運轉時可能脫落,引發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