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泰州報廢過期食品添加劑,江蘇報廢過期食品添加劑收購,梅州進口食品添加劑大量回收,遼寧倉庫到期食品添加劑 |
面向地區 |
全國 |
聚磷酸鹽能增加煉乳的熱穩定性
正常煉乳經過合理的預熱和滅菌的處理是不會發生凝固,只有加熱到136-150℃時才開始有凝固。但是有時煉乳的熱穩定性較低,在加熱到120℃-130℃或更低溫度,就會出現凝固。如在熱咖啡中加入煉乳會生成羽毛狀的凝固物,這是煉乳經常出現的一種缺陷。
煉乳的熱穩定性與鹽類平衡之間有密切的關系。鈣、鎂與磷酸、碳酸、檸檬酸鹽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其熱穩定性高,加熱不會凝固。如果鈣、鎂過剩,或pH值較低,破壞了煉乳中無機鹽的平衡,使鈣、鎂從膠體狀態轉變為可絡性狀態,從而使鈣、鎂與酪蛋白結合成不溶性的鈣、鎂酪蛋白。磷酸鹽和聚磷酸鹽可調節鹽類的平衡,同時具有緩沖的作用。
因此,磷酸鹽和聚磷酸鹽可以調節煉乳中鹽類平衡,并可抑制煉乳在加工和貯存過程中的pH變化,從而可以提高煉乳的熱穩定性。
2.聚磷酸鹽可以提高分散性和乳化性
聚磷酸鹽是親水性膠體,它可吸附不溶性物質或被附著不溶性物質表面,使中性電荷的粒子成為帶電荷狀態,提高懸浮物的分散性。從而可以防止出現沉淀,在果汁和啤酒中添加聚磷酸鹽可以防止渾濁和形成沉淀。
除此以外,聚磷酸鹽還可以促進蔗糖的轉化以提高其甜度,相應地可以減少蔗糖的用量。適用于水果糖漬罐頭、糖漿、醬類、糕點等加工。聚磷酸鈉還可以改進果凍的透明度,而不致影響凝膠的強度;用聚三磷酸鈉或六偏磷酸鈉處理蘋果、山植及柑桔類的果槳,可以與果膠中存在的鈣質結一合,便于果膠質的提取;用磷酸鈣處理蕃茄還可以使蕃茄罐頭組織硬度增加。
(1)無機鹽類增稠劑
用無機鹽(如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銨、單乙醇胺氯化物、二乙醇胺氯化物、硫酸鈉、磷酸鈉、磷酸二鈉和三磷酸五鈉等)做增稠劑的體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劑水溶液體系,常用的無機鹽增稠劑是氯化鈉,增稠效果明顯。 [1]
(2)脂肪醇、脂肪酸類增稠劑
脂肪醇、脂肪酸(如月桂醇、肉豆蔻醇、癸醇、己醇、辛醇、鯨蠟醇、硬脂醇、山崳醇、月桂酸、亞油酸、亞麻酸、肉豆蔻酸、硬脂酸等)是帶極性的有機物,可以把它們看成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它們既有親油基團,又有親水基團。少量該類有機物的存在對表面活性劑的表面張力等性質有顯著影響,其作用大小是隨碳鏈加長而增大,一般來說呈線性變化關系。 [1]
(3)烷醇酰胺類增稠劑
烷醇酰胺能在電解質存在下,進行增稠并且能達到佳效果。各種不同的烷醇酰胺在性能上有很大差異,常用的是椰油二乙醇酰胺。在單使用和復配使用時效果不一樣。這類增稠劑的缺點是烷醇酰胺的雜質中有游離胺,是亞硝胺的潛在來源。 [1]
(4)醚類增稠劑
這類增稠劑屬于非離子增稠劑,一般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鹽(AES)為主,通常情況下,僅用無機鹽即能調成合適的黏度。另外其增稠效果與產物中所含未反應的醇及同系物的分布寬窄有很大關系。同系物的分布愈窄,其增稠效果愈大。 [1]
(5)酯類增稠劑
這類增稠劑也屬于非離子增稠劑,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劑水溶液體系中。其優點是不容易水解,在寬的pH和溫度范圍內黏度穩定。目前常用的是PEG-150二硬脂酸酯。 [1]
(6)氧化胺增稠劑
氧化胺是極性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增稠作用。其特征表現為: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氧化胺在水溶液中以不電離的水化物存在,顯示非離子性;在酸性溶液中,它顯示弱的陽離子性。當溶液pH值<3時,氧化胺的陽離子性尤為明顯。因此它可以在不同的條件下與陽離子、陰離子、非離子和兩性離子等表面活性劑很好配伍并顯示協同效應。氧化胺常用于化妝品方面的增稠。 [1]
(7)其它增稠劑
少數甜菜堿和皂類也能作增稠劑,皂類可用于棒狀化妝品中的增稠,甜菜堿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劑水體系中。 [1]
(1)無機增稠劑
無機增稠劑是一類吸水膨脹而形成觸變性的凝膠礦物。主要有膨潤土、凹凸棒土、硅酸鋁等,其中膨潤土為常用。現在人們正在研究用無機物和其它物質復合合成增稠劑,如 M 等人正在研究用銨鹽的有機衍生物和類屬蒙脫石的突尼斯黏土合成增稠劑,并且有了很大的進展。 [1]
(2)纖維素類增稠劑
纖維素類增稠劑的使用歷史較長,品種也很多,有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纖維素類增稠劑通過水合膨脹的長鏈而增稠,其體系表現明顯的假塑性流變形態。 [1]
(3)聚丙烯酸類增稠劑
聚丙烯酸類增稠劑屬陰離子型增稠劑,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合成增稠劑,尤其在印染方面。一般由 3 種或更多的單體聚合而成,主單體一般為羧酸類單體,如丙烯酸、馬來酸或馬來酸酐、甲基丙烯酸等;第二單體一般為丙烯酸酯或苯乙烯;第三單體是具有交聯作用的單體,例如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雙丙烯酸丁二酯或鄰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 [1]
(4)聚氨酯類增稠劑
聚氨酯全稱為聚氨基甲酸酯,是分子結構中含有—N—單元的高分子化合物。可通過二異氰酸酯和聚乙二醇在封端劑的存在下合成,聚氨酯類增稠劑是近年來新開發的締合型增稠劑,是分子量相對較低的水溶性聚氨酯。分子結構中有親水部分也有親油部分,呈現出一定的表面活性。 [1]
(5)天然膠增稠劑
天然膠主要有膠原蛋白類和聚多糖類,但是作為增稠劑的天然膠主要是聚多糖類。 [1]
(6)聚氧乙烯類增稠劑
一般把相對分子質量>2.5×104的產品稱作聚氧乙烯,而<2.5×104的稱作聚乙二醇,增稠機理主要與高分子聚合物鏈有關。聚氧乙烯的水溶液在紫外線、強酸和過渡金屬離子(特別是 )作用下會自動氧化降解,失去其黏度。 [1]
(7)其它增稠劑
癸二烯交聯聚合物(聚乙烯甲基醚/丙烯酸甲酯與癸二烯的交聯聚合物)是新的一族增稠劑,能配制成透明定型凝膠、噴發膠和乳膠,可用于增稠醇類溶液、甘油和其它非水體系。 [1]
反相乳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是指在乳化劑作用下,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與水溶性單體在水中形成油包水型乳液而進行的聚合。 [5]
此法速率快、條件溫和,得到高分子量且較純凈的產品。無論是增稠效果,還是耐電解質性能,其產品均優于乳液聚合產品。 [5]
反相乳液聚合法與乳液聚合法制備的增稠劑類型相似,以聚丙烯酸類增稠劑為主,相對于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法更適合制備耐電解質增稠劑,在反相乳液聚合的基礎上引入新技術,如通過輻射聚合制備印花增稠劑,使聚合速率可以人為控制,避免反應過快。 [5]
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業的食品增稠劑已有60余種 [2] ,主要用來改善和穩定食品的物理性質或形態、增加食品的黏度、賦予食品黏滑適口的口感,并起到增稠、穩定、均質、乳化凝膠、掩蔽、矯味、增香、增甜等作用。增稠劑種類很多,分天然和化學合成兩類。天然增稠劑主要從動植物中獲取,化學合成的增稠劑有CMC-Na、藻酸丙二酯等。 [1]
食品增稠劑是食品工業中重要的輔料之一,它在食品加工中主要起穩定食品形態的作用,如保持懸浮漿液穩定、光潔程度穩定、乳化體系穩定等。此外,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觸感及加工食品的色、香、味以及料液等狀態的穩定性。增稠劑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