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湖州庫存過期化工原料,進口庫存過期化工原料,環保庫存過期化工原料,二手庫存過期化工原料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我國輪胎企業要有自己的品牌、,就得有自己的一套核心技術。我們不排除引進國外的技術、裝備和橡膠助劑等,但這些都要為我所用,更不能在關鍵時刻被人卡住,所以國產化是非常重要的。在國產化方面,要有數量,不能時有時無,同時要求質量穩定,不能時好時壞。如果在數量上不能,質量上不移穩定,就會使輪胎企業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處理由于橡膠助劑的臨時變動而可能產生的種種問題。我們強調國產化,重視國產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價格。國外橡膠助劑價格昂貴,我們是不得已而用之。如果國產化的橡膠助劑數量、質量穩定、性能優良、價格便宜,一定會受到輪胎企業的歡迎。
需求報告
Freedonia新研究報告稱,未來3年全球橡膠助劑銷售額將以4.7%的年均增速繼續增長,2015年需求將達約140萬噸。
報告還指出,亞太地區橡膠助劑的需求將全球增長,尤其是中國。亞太地區橡膠助劑的需求將以8.1%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長,到2015年將超過57.5萬噸。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西歐和日本未來幾年橡膠助劑需求年均增速將不到1%。
防老劑需求預計將以4.6%的年均速度增長。到2015年,促進劑需求預計將超過41.5萬噸,加工助劑和增黏劑的需求將達到近13萬噸。 [1]
近幾年,我國橡膠助劑工業發展也很快,特別是一些外資公司進入這個領域后,我國橡膠助劑無論在數量、質量還是科技含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基本上能滿足我國橡膠工業的需求。但是,適合子午胎的一些用量少、質量好、性能高的橡膠助劑還需進口。因此,我國橡膠助劑行業要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創新,積極開發出適合我國輪胎工業發展的新型橡膠助劑。當然,要完成這個任務,輪胎行業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希望輪胎企業、橡膠助劑企業及橡膠研究院所積極聯手,加強合作,走共同開發的路子,盡快縮短我國橡膠助劑和國外橡膠助劑的差距。在橡膠助劑行業中,也在積極開發納米氧化鋅、納米炭黑、納米碳酸鈣等,這些納米級的橡膠助劑,對提高膠料質量、提高輪胎性能都是非常有益的??傊覈南鹉z助劑具備高科技的含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操作注意事項: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操作人員經過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人類很早便學會了使用氧化鋅作涂料或外用醫藥,但人類發現氧化鋅的歷史已經很難追溯。 [1]
羅馬人早在公元前200年便學會用銅和含氧化鋅的鋅礦石反應制作黃銅。氧化鋅在豎爐中化作鋅蒸汽,滾進煙道發生反應。迪奧斯科里季斯同樣對此有所介紹。 [1]
公元12世紀起,印度人認識了鋅和鋅礦,并開始用原始的方式冶鋅。冶鋅技術在17世紀傳入中國。1743年,英國布里斯托爾建立了歐洲個鋅冶煉工廠。 [1]
氧化鋅的另一主要用途是用作涂料,1834年,成為水彩顏料,但其難溶于油。不過很快問題就由新的氧化鋅生產工藝解決。1845年,勒克萊爾開始在巴黎大規模生產鋅白油畫顏料,到1850年,氧化鋅在整個歐洲流行開來。氧化鋅的純凈度很高,以至于在19世紀末, 一些藝術家在畫上涂滿鋅白作為底色,然而這些畫作經過后都出現了裂紋。 [1]
在20世紀后半期,氧化鋅多用在橡膠工業。在20世紀70年代,氧化鋅的第二大用途是復印紙添加劑,但在21世紀氧化鋅作復印紙添加劑的做法已經被淘汰。 [2]
硅油通常指室溫下保持液體狀態的線型聚硅氧烷產品,結構式如下:式中,R為烷基、芳基,R'為烷基、芳基、氫、碳官能基及聚醚鏈等;X為烷基、芳基、鏈烯基、氫、羥基、烷氧基、乙酰氧基、氯v、碳官能基及聚醚鏈等;n,m=0、1、2、3…
常用的硅油,有機基團全部為甲基,稱甲基硅油。有機基團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機基團代替部分甲基基團,以改進硅油的某種性能和適用各種不同的用途。常見的其它基團有氫、乙基、苯基、氯苯基、三氟丙基等。近年來,有機改性硅油得到迅速發展,出現了許多具有特種性能的有機改性硅油。
硅油按化學結構來分有甲基硅油、乙基硅油、苯基硅油、甲基含氫硅油、甲基苯基硅油、甲基氯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三氟丙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羥基硅油、乙基含氫硅油、羥基含氫硅油、含氰硅油等;從用途來分,則有阻尼硅油、擴散泵硅油、液壓油、絕緣油、熱傳遞油、剎車油等。
有一天,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在化學實驗室忙碌地進行著實驗,傍晚,他的妻子瑪利亞準備了酒菜宴請親友,祝賀她的生日。貝采里烏斯沉浸在實驗中,把這件事全忘了,直到瑪麗亞把他從實驗室拉出來,他才恍然大悟,匆忙地趕回家。一進屋,客人們紛紛舉杯向他祝賀,他顧不上洗手就接過一杯蜜桃酒一飲而盡。當他自己斟滿第二杯酒干杯時,卻皺起眉頭喊道:“瑪利亞,你怎么把醋拿給我喝!”瑪利亞和客人都愣住了。瑪麗亞仔細瞧著那瓶子,還倒出一杯來品嘗,一點兒都沒錯,確實是香醇的蜜桃酒??!貝采里烏斯隨手把自己倒的那杯酒遞過去,瑪麗亞喝了一口,幾乎全吐了出來,也說:“甜酒怎么一下子變成醋酸啦?”客人們紛紛湊近來,觀察著,猜測著這“神杯”發生的怪事。
貝采里烏斯發現,原來酒杯里有少量黑色粉末。他瞧瞧自己的手,發現手上沾滿了在實驗室研磨白金時給沾上的鉑黑。他興奮地把那杯酸酒一飲而盡。原來,把酒變成醋酸的魔力是來源于白金粉末,是它加快了乙醇(酒精)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了醋酸。后來,人們把這一作用叫做觸媒作用或催化作用,希臘語的意思是“解去束縛”。
1836年,他還在《物理學與化學年鑒》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化學反應中使用的“催化”與“催化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