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莆田鋼結構油漆回收,全新鋼結構油漆回收,全新鋼結構油漆回收,二手鋼結構油漆回收 |
面向地區 |
全國 |
三元乙丙可以利用有機過氧化物或者硫來進行硫化。但是,相比與硫磺硫化,過氧化物交鏈的三元乙丙用于電線電纜工業時具有更高的溫度抗性,更低的壓縮形變以及改進的硫化特性。過氧化物硫化的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更高的成本。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三元乙丙的交鏈速度和硫化時間隨著硫化類型和含量而改變。當三元乙丙與丁基,天然橡膠,丁苯橡膠混合時,在選擇合適的三元乙丙產品時,要考慮到下列因素:
當與丁基進行混合時,由于丁基具有較低的不飽和度,為適應丁基的硫化速度,好選擇相對較低含量的DCPD和ENB含量的三元乙丙。
當與天然橡膠和丁苯橡膠混合時,好選擇8%到10%ENB含量的三元乙丙,以滿足其硫化速度。
三元乙丙橡膠是由乙烯、丙烯經溶液共聚合而成的橡膠,再引入第三單體(ENB)。三元乙丙橡膠基本上是一種飽和的高聚物,耐老化性能非常好、耐天候性好、電絕緣性能優良、耐化學腐蝕性好、沖擊彈性較好。乙丙橡膠的主要缺點是硫化速度慢;與其它不飽和橡膠并用難,自粘和互粘性都很差,故加工性能不好。
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從1990年起用了4年時間對氯化橡膠粘度分級控制、四氯化碳回收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其技術特點為:(1)建立了粘度控制的數學模型,使產品粘度控制相對偏差達到了國際水平;(2)四氯化碳的消耗定額為700kg/t。該技術在國內處于地位。然而四氯化碳消耗定額仍然很高,是20世紀80年代國際水平的3~4倍(英國公司的消耗定額為180kg/t)。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并于1994年在江蘇和揚州建成了2套裝置,但運行效果并不理想。1995年聯合國執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對四氯化碳使用要求進行限制,導致開發四氯化碳的替代物或氯化橡膠新工藝已成為當務之急。國內四氯化碳的替代物研究近幾年沒有多大進展。
只有安微省化工研究院開發了500t/a規模水相法氯化橡膠技術,尚未工業化生產。據有關分析,近年來,我國氯化橡膠的年需求量在1萬t以上,目前,我國國內氯化橡膠總生產能力大約為2500t/a,實際產量不足1000t/a,因此,大力開發氯化橡膠這一產品是非常必要的。浙江水相法氯化橡膠的性能已達到同類溶劑法氯化橡膠的水平,而且價格要低10%左右。
半精煉石蠟既是一種重要的石油產品,也是一種廣泛用于各行業并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物質。近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大的石蠟生產國和全球大的石蠟出口國也是大的石蠟消費國之一。國內有眾多的企業生產和應用石蠟油類產品,關心石蠟產品的人士更是遍布各行各業。
國內生產的石蠟產品按品種分類,包括全精煉石蠟,半精煉石蠟,食品用及食品加工用石蠟,微晶蠟,凡士林以及各種蠟,特種蠟,如汽車用蠟,電子工業用蠟,橡膠防護蠟,感溫蠟,氧化微晶蠟,蠟基熱熔膠,炸藥工業用蠟等。
我國含蠟原油品種多,石油蠟資源豐富.據統計,2005年成品石蠟的產量已經達到154*104t,其 產量和出口量分別達到世界總產量的37%和47%,成為世界上石蠟生產和出口量的大國.盡管我國石蠟產量大,但是,產品結構不盡合理,高附加價值的特種蠟產品的產量很低,僅占石蠟產量的0.5%左右,大大低于石蠟總產量93*104t/a,特種蠟和蠟產品占總產量30%的美國.我國的石蠟的應用范圍,也影響了石蠟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在我國大力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特種蠟產品是充分利用寶貴的石蠟資源,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方向.
液壓油用途廣泛,是工業用油中使用多的產品。當前液壓元件正向著體積小、功率大方向發展,系統壓力越來越高,有的已突破50MPa。為此,普通型的L-HL系列已經趨于淘汰,抗磨型L-HM系列應用更多。低溫性能也是液壓油的重要特性,要求在低溫環境下設備啟動比較容易,且動力傳動靈敏,而且液壓油換油周期較長,如露天設備通常一年一換,液壓油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歷四季的變化,因此露天設備使用低凝產品效果較好。清潔度也已成為液壓油的性能要求,一般產品要NAS顆粒度等級不大于9級,清潔型產品不大于7級,高清潔型產品不大于5級,但盲目追求NAS等級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降低質量,增加成本。例如有些機械生產廠家,或工程機械用戶沒有用于添加液壓油的無塵車間,即使花了大價錢購買了NAS 5級別的產品,在打開產品的瞬間,高清潔型NAS 5液壓油就變成了NAS 8的等級了,而且液壓油NAS等級高意味著過濾次數多,過濾過程中就會把昂貴的添加劑成分過濾掉,因此從的角度來講,NAS等級不于追求。
油品的顏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穩定性。對于基礎油來說,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烴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脫除的越干凈,顏色也就越淺。但是,即使精制的條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屬的原油所生產的基礎油,其顏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對于新的成品潤滑油,由于添加劑的使用,顏色作為判斷基礎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標已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
密度
密度是潤滑油簡單、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標。潤滑油的密度隨其組成中含碳、氧、硫的數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樣粘度或同樣相對分子質量的情況下,含芳烴多的,含膠質和瀝青質多的潤滑油密度大,含環烷烴多的居中,含烷烴多的小。
粘度
石油潤滑油的用量占總用量90%以上,因此潤滑油常指石油潤滑油。主要用于減少運動部件表面間的摩擦,同時對機器設備具有冷卻、密封、防腐、防銹、絕緣、功率傳送、清洗雜質等作用。主要以來自原油蒸餾裝置的潤滑油餾分和渣油餾分為原料。潤滑油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潤滑性,它們與潤滑油餾分的組成密切相關。粘度是反映潤滑油流動性的重要質量指標。不同的使用條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負荷和低速度的機械要選用高粘度潤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環境中,由于溫度、空氣中氧以及金屬催化作用所表現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據使用條件會生成細小的瀝青質為主的碳狀物質,呈粘滯的漆狀物質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質,從而降低或喪失其使用性能。潤滑性表示潤滑油的減磨性能。潤滑油添加劑概念是加入潤滑劑中的一種或幾種化合物,以使潤滑劑得到某種新的特性或改善潤滑劑中已有的一些特性。添加劑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劑和金屬減活劑、極壓抗磨劑、摩擦改善劑(又名油性劑)、清凈分散劑、泡沫抑制劑、防銹劑、抗氧防腐劑、流點改善劑、粘度指數增進劑、抗乳劑等類型。市場中所銷售的添加劑一般都是以上各單一添加劑的復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單一添加劑的成分不同以及復合添加劑內部幾種單一添加劑的比例不同而已。
粘度反映油品的內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一項指標。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劑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