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市蘿崗區氫氧化鋰回收,廣州氫氧化鋰回收,韓城氫氧化鋰回收,江陰氫氧化鋰回收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月末,主流高鎳材料企業少量補庫,粗顆粒成交價格繼續上漲。1月在高鎳電池沖量影響下,材料對電氫需求明顯上漲,市場出現缺口,價格加速上行。進入2月,主流廠家部分成交位于35-36萬元/噸左右,而后對外報價進一步上行趨近40萬元/噸。供給端2月部分廠家進入年度檢修,預計3月中下旬結束,需求端在節前高鎳搶裝結束后出現明顯的需求回調,但供給降幅大于需求降幅,致使2-3月氫氧化鋰缺口或將進一步放大,價格上漲明顯。
鋰化工行業屬于資金及技術密集型行業,建設生產線的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較長,且具有較強的規模效應。在本次發行前,天華超凈已建成天宜鋰業一期、二期共4.5萬噸氫氧化鋰項目。不過現有產能規模與美國雅保、贛鋒鋰業等行業頭部企業相比仍有差距,也難以與下游行業未來快速增長的需求相匹配。
天華超凈表示,隨著下游企業的產能擴張,公司一方面需要相應增加產能規模以與下游客戶的產能相匹配,如果產能規模較小,則無法匹配車企、動力電池廠商等大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公司產能相對較小的情況下,為保障戰略客戶的供應,可能會導致對大客戶形成重大依賴而面臨經營風險。
進一步收購天宜鋰業股權
天華超凈擬斥資9.8億元收購天宜鋰業7%的股權,也是本次定增的一大看點。
此前在2018年11月份,公司宣布出資2.94億元,參與設立合資公司天宜鋰業,當時天華超凈持股42%,是天宜鋰業的大股東;晨道投資持股26%,是第二大股東;寧德時代持股15%,是第三大股東。
公告顯示,2019年11月8日,天宜鋰業與寧德時代簽署了《合作協議書》。寧德時代和天宜鋰業同意結為合作伙伴,為共同打造鋰電產業鏈競爭優勢,共同抵御市場風險。根據《合作協議書》,寧德時代根據市場和生產經營需求,向天宜鋰業采購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品;天宜鋰業滿足寧德時代采購需求并保障供應,按照寧德時代要求的產品指標參數為寧德時代加工生產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產品,并供應給寧德時代。合作期限自協議簽訂之日起至2024年11月7日止。
2020年11月,公司以現金方式收購晨道投資持有的天宜鋰業26%股權,交易金額合計為1.62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天華超凈持股比例達到68%,成為天宜鋰業的控股股東。
據悉,在產能方面,天宜鋰業一期配套的技改項目完成后新增0.5萬噸設計產能;二期年產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也如期竣工驗收。目前該項目進入投料試生產階段并產出合格產品,一期技改及二期項目達產后,天宜鋰業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的總產能將達到5萬噸/年。
天華超凈表示,公司緊抓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大力發展鋰電新材料業務。2022年將加快推進甘眉四川天華時代鋰能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建設項目”和“宜賓市偉能鋰業科創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預計項目將在2年內建成,為公司新增11萬噸氫氧化鋰產能,適應下游行業快速增長的需求。
漲瘋了——可以總結2021年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變化,給電池企業留下的深刻記憶。
——可以詮釋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要想快速釋放產能,對上游材料的渴望。
進入2022年,在汽車電動化和“雙碳”戰略推動下,市場對動力、儲能電池的需求將持續旺盛,勢必刺激上游動力電池材料端整體將保持高景氣態勢。
以碳酸鋰為例,新市場數據顯示,2月16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突破43萬元/噸,較日再漲0.85萬元/噸。
“一天漲了近一萬!還找不到貨!”成為電池產業鏈企業的普遍感受。
事實上,今年元旦期間,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已突破30萬元/噸。隨后40余天,價格已上漲約33%。
在需求端,目前包括寧德時代、LG新能源、比亞迪、蜂巢能源、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遠景(參數丨圖片)動力、Northvolt、欣旺達、力神電池、中創新航等全球多家頭部電池企業到2025年的規劃產能已超過3000GWh,對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材料的需求將大幅增長。
據機構測算,未來五年,我國碳酸鋰市場供需矛盾仍難以平衡。僅2022年,我國碳酸鋰市場就將有約7%的供應缺口。
無偶,不單單是碳酸鋰,鎳、鈷,以及需要用到鋰的各種電池關鍵材料價格,目前也都維持在高位。
為了穩定原材料供應,近兩年,在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LG新能源等頭部企業的下,全球刮起了“掃礦”之風,旨在穩定原材料資源的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來看,目前我國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進口量占比依然較大,對外依存度非常高。
以鋰資源為例,我國雖然是全球第五大鋰礦資源國,但鋰礦資源大多分布在青藏高原等生態脆弱的地區,且交通不便,開發難度大,所以約80%的鋰都需要從澳大利亞、智利等國進口。然而,隨著相關鋰原產國政策的收緊,我國企業進口鋰產品也將面臨著許多不確定風險。
此外,鎳鈷等鋰電池關鍵資源的進口依存度更是高達90%。
一方面是全球汽車電動化和碳中和目標下對鋰電池需求持續高漲;另一方面是原材料供應存在著安全風險;再者,碳酸鋰以及鎳、鈷等產品價格普遍高企。綜合因素影響下,從廢舊動力電池中回收鋰鹽、鎳、鈷等材料,就成為了一個非常具有經濟價值和前景的產業了。
理論上看,每噸磷酸鐵鋰材料可回收碳酸鋰0.23噸;每噸三元材料可回收碳酸鋰0.38噸。而隨著回收技術的提高,資源回收率將大幅提升。近日,寧德時代表示,“公司鋰回收率已超90%,鋰回收目前已在供應保障中起到一定作用。”也間接表明了鋰回收在其資源供應保障,以及成本競爭力提升方面的作用。
但回收之路依舊道阻且長。
此外,包括華友循環、格林美、邦普循環、豪鵬科技、廈門鎢業、科技、金圓股份等上游材料、回收企業,也不斷加大對退役電池中的碳酸鋰、鎳、鈷等鋰電池關鍵材料的回收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退役電池如果得不到較好的回收,也會造成生態污染。隨著退役規模逐步增大,也在加強這一領域的引導和支持。政策端信號已經頻頻發出。2月10日,國家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涉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強調要構建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推動相關檢測、拆解、有價金屬提取等技術的研發。
主營行業:廢化工原料回收 |
公司主營:回收熱熔膠,回收石蠟,回收聚醚多元醇,回收塑料助劑--> |
采購產品:回收染料,回收聚醚多元醇,回收橡膠,回收化工原料 |
主營地區:全國 |
企業類型:私營獨資企業 |
公司成立時間:2017-10-25 |
經營模式:服務型 |
公司郵編:057350 |
公司郵箱:3302053655@qq.com |
————— 認證資質 —————